在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员工,他毫无所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颗默默耕耘的心,他没有惊世伟业,甘愿做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孺子牛,他就是王定超。
1993年,17岁的王定超进入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普通员工。虽然年龄小,学历也不高,但他从进厂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好好地干。由于初来乍到,王定超对很多工作都不熟悉,于是,他常利用休息时间虚心向老工人请教。刚开始他的工作只是以简单地扎杨桐、柃木、装车为主,但王定超并没有将简单工作潦草对待,而是一如既往地负起责任,并起早摸黑,以厂为家,同时钻研出了一些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3年后,年仅20岁的王定超就被提升为车间主任。
提起往事,王定超笑笑说:“那时自己还小,靠着一股儿年轻的劲,就想干出个样儿来。”在做车间主任的几年里,王定超把车间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尽管是车间主任,但只要有累活重活时,王定超总是身先士卒。“自己年轻,缺少管理经验,必须要更努力。”他说。也正因为他不骄傲、肯吃苦的性子,车间里的工人们都信服他。过了几年,王定超被调到公司的杨桐采购部,担任了采购部副部长,主持日常工作。在王定超看来,自己作为采购部的负责人,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全体采购人员的工作状态,因此“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一直是他的工作准则。此外,他情系公司和农户,将企业发展、农民致富为己任。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杨桐采购部每年都圆满完成任务,业绩突出。
然而,成功的喜悦并没有使王定超满足,他认为仅仅完成公司的任务是不够的,一定要与时俱进,探寻出新的办法来促进公司的发展。于是,在2006年,他得知安徽黄山山区杨桐野生资源相当丰富,便一边了解资源分布情况,一边组织人员在当地开展加工点的建设。终于,在他的努力下,3家新的加工点成功建立,不仅解决了附近的一些富余劳动力就业,还给当地百姓每年增加收入近200万元。看着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所付出的血汗有了回报,王定超喜在心头。目前,他又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力争在当地建立一个5000亩的杨桐种植基地,为当地农户增收添上腾飞的翅膀。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在平时的工作中,王定超总是坚持质量第一,而在扶持农户发展加工上,他也是毫不含糊,总是隔三差五地到江西、安徽等地山区了解情况,不断给农户提出发展思路,尤其在江西的山区,当地农户盲目砍伐现象严重,如何将盲目砍伐变成科学合理地采摘一直是王定超心头的一件大事。为此,他在江西蹲点近一个月,走村入户,做采摘户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架起了一座公司与农户共同发展的桥梁。
这就是王定超在普通工人岗位上的光彩人生,他用23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将青春和热血都洒在工作一线上。近年来,他相继获得了集团公司的“节约标兵”、“先进党员”、“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2010年他还被县里评为“模范职工”。面对荣誉,王定超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能为公司的发展和农民老百姓的发家致富做点事,我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