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新昌风景旅游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儒岙奇景录
(图为石磁村连理枝)
  吕士君

  儒岙镇境内有天姥山、天姥龙潭、万马渡等著名的风景。但村落间、山野中更有许多独特奇趣的小景,令人难忘。

  彼苍庙前井上桥

  彼苍庙,始建于明朝中叶,是县文物保护点,也是天姥山麓儒岙镇的八景之一:“古柏临清”。两棵古柏从小庙中破红墙而出,树叶遮盖庙前的一条小溪,潺潺溪间有石舫一座,舫中又有古井一口,长长井圈似粗大的桅杆,升到上面一石桥中央,井栏加盖,便成了桥板,取水时候掀开石板即可,这就形成了“井上有桥,桥上有并”的独特景观,可称得一奇。

  石磁村后连理枝

  石磁村后的山坡上,有两棵生长奇异的乌槠树,树龄已有数百年。这两棵树高均在20米以上,在离地3米高处有一根粗为30厘米直径的横枝,将两棵树连成一体,相连处浑然天成,呈“H”状,让人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乡人也称这两棵乌槠树为“夫妻树”。至于这两树缘何能联体生成,倒是一个谜。

  细尖岗上吊船岩

  出王渡溪小村,沿千坑岭,登攀海拔665米的细尖岗,可以寻觅吊船岩。山径两侧满目苍翠,鸟语花香,走走停停,个把小时登上山巅。果见山壁的突出部悬着一个对穿岩洞,高3米,长3米,宽4米,沿口伏着一只看门的石龟。洞顶平如石板,洞之内侧紧连大山,外侧却酷似根吊船用的揽绳柱,故乡民呼之“吊船岩”。那“柱”上又爬着一条石鱼,乌珠突出,样子很凶。此等奇岩怪石,倘非人力所为,定是天公造物。在洞中小坐,向前眺望,远山近影美不胜收。只是不敢向下探望,险乎乎的,只怕跌下那万丈深渊。

  芭蕉山涧鳗鱼瀑

  从海拔约700光景的芭蕉山村岗陇上往下俯看,左侧山峰似猛狮飞舞,曰“狮子山”,右侧似大象昂立,曰“象鼻山”。两山之狭谷间流淌着一条小溪,至溪底部有两个清潭(村民呼之“龙潭”)那小溪大名“庙坑”,因村口有座古庙,溪名由此而来。村中长者相告:倘在雨后,峡谷中可见一条大鳗鱼向上腾跃。我不信,另找了大雨天后的清晨,赶到会墅岭腰部远望,此时,这条文静的小坑居然“活”了起来,怒涛翻滚,加上溪旁树影晃动,果似一条百米巨鳗往上逆动,景象果然壮观得很。

  硠下村中走马楼

  硠下村中有座走马楼,当地居民称之为“稻桶屋”。两层楼,楼下正厅五开间,东西两厢四开间。四周廊檐相连,故又称“廿四间走马楼”、“花屋头”,十二根檐柱皆有半浮雕耍头和牛腿,内容为古代武打人物刻像,窗棂浮雕系古代武装战争图,大都取材于三国故事,能辩认的为“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此外有清代常见的八宝石彝器浮雕图像、篆体铭文的“汉并天下”等瓦当图案等。

  此屋的祖宗名李成根,据其后裔介绍,此屋约有上百年历史,从走马楼的气势看,不大,房子矮矮的,墙色淡淡的,门口小小的,无非是农村殷实人家的居民而已,但细看屋内的雕刻构件,却是十分的考究,使人觉得这屋主人有一种“求实不求表”的风格。

  牛腿,是本地的特色雕刻构件,它能承托上部枋的重量,使至延伸到柱脚。它的另一个作用是装饰效果,所以屋主人对牛腿的构筑十分重视。12只牛腿全都精雕得如此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坐骑虎虎生威,屋舍玲珑剔透……要雕成这样一只精美奇趣的牛腿,一个高明细木工恐怕也得化上十天半月吧,古代的匠人真肯下死功夫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人文
   第05版:新昌风景旅游
   第06版:专刊
   第07版:健康资讯
   第08版:专刊
儒岙奇景录
广告
今日新昌新昌风景旅游05儒岙奇景录 2016-06-03 2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