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天姥山文化研究会承办的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新昌博物馆馆藏南宋印石鉴赏会在新召开。
本次鉴赏会的“主角”——南宋鹿钮冻石印章于1972年在城南乡丁村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新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印章呈方锥形,莹润米黄色石质,通高3.4厘米、长2.2厘米、宽1.9厘米。印面阴刻纂文“卢渊(走之底)”,古朴苍劲。印钮雕蹲鹿昂首仰天状,神态毕现。鹿钮肚下有一横穿孔,可系绳线携带,显示了动物的立体感。
经现场鉴定和综合考察,学术界就新昌博物馆馆藏南宋印石为历史名石天台宝华石极品米黄冻达成共识。经考古发掘报告,这枚出自南宋卢氏“新昌3号墓”的石章,改写了中国印石篆刻史,将元代王冕始用天台花乳石篆刻提前到了南宋初年,向前推进了约200年,这也是这一文物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的依据之一。
活动现场,“三栖”篆刻家何国门还用宝华石刻石为铭,新昌微雕艺术家胡慧达用宝华石微雕《云林石谱·宝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