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底各乡镇(街道)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来,我县定期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推动代表联络站运行,社会效果逐步显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在开展担任县人大代表职务的县级领导进联络站接待人民群众活动的基础上,我县还在巧英乡开展网上代表联络站试点工作,真正把代表联络站建成加强代表与群众联系的重要阵地、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截至今年10月,各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共组织9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活动l82次,听取选民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563个,提出代表建议316件,解决问题248个。为确保代表联络站良好运行,我县始终重视制度建设,相继制定了《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人大代表接待处理问题“四个途径”》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市县各级领导带头垂范,以人大代表身份在规定时间内进代表联络站、进企业、进社区,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各级人大代表到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让群众真正受益。如2013年9月挂牌的南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我县首家联络站,取得了丰硕成果,解决了平湖村新农村建设、临城社区办公用房、湖莲潭水系清淤、赤土村文化礼堂建设等一系列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2015年4月,南明街道代表联络站在接待选民活动中,有群众反映部分老城区消防设施老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负责接待的潘鑫军代表在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后,提出了“关于要求完善老城区消防设施的建议”,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加快老城区改造纳入年度政府性项目投资计划中。在“百家企业献爱心·消防安全进家门”活动中,市人大代表张峰在接访中当场为社区解决消火栓200只,带领社会各界捐款三十多万元,为街道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微型消防站,配备了消防装备器材、应急三轮车等物资,确保了百姓的一方平安。
此外,为抓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我县还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做到中心工作和中心议题结合、站内与站外结合、视察调研和走访群众结合等“三个结合”,增强代表联络站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在代表联络站内“坐诊”的同时,主动走出去,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上门听取群众的意见。结合会前调研视察和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的“监督已治理的河”、“查找行政审批难”等活动,针对性地开展视察调研,切实增强了代表联络站的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