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9时左右,七星街道上三溪村章永江家里来了一大帮客人,但他们不是章永江的亲戚,而是村里的两委干部,大家纷纷对他儿子章杰在今年高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
“章杰,这是村里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到了高校再接再厉,给村里带个头。”村党支部书记王相富将一个早已封好的3000元大红包递给了章杰,并勉励小伙子继续努力学习。
章杰毕业于省级重点中学新昌中学,今年6月参加高考,取得了679分的成绩。而此前,章杰参加过上海交通大学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也很好,两次成绩折算起来,他报考该校的成绩高达700多分。
“他们老师倒希望他填报清华的,但他自己比较喜欢交大,最终填了交大。”章杰的奶奶告诉大家。
家里来了客人,章杰懂事地一起招待。给大家泡好茶后,他坐到客厅里侧的沙发上,翻开茶几上厚厚的英语词典,背起单词来。
见记者询问,章杰放下词典。他告诉记者,他填报的是上海交大的临床医学。他还说,三位一体面试的时候,清华和交大恰好在同一天,而自己清华大学的笔试成绩正好压线,自己觉得还是上海交大的把握大,就去参加了上海交大的面试。从章杰的言谈中看得出,他的性格沉稳,遇事理性。
“章杰是历年来我们村里考得最好的一名学生,奖学金的标准可以高一点。”在去章杰家之前,王相富与村委主任吕洪一起,早早地将村两委班子成员叫到了一起,商议奖学金发放的事宜。按几年前定的标准,凡是考上重点大学的村民子女,都给1000元。经过一番商量,一般重点大学的奖励标准不变,考上浙江大学及以上著名大学的,奖励再增加2000元。
“村里一直崇文重教,希望我们村能够出更多的人才。”王相富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上三溪村就有一家村办企业齿轮箱厂,集体经济一直不错。当时,企业需要人才,就从那时开始实行村民子女奖学金制度,对中高考成绩优异的村民子女进行奖励。30多年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上三溪村多次对奖励办法进行调整,但不变的是“崇文”的价值取向。
“我们村,可以说年年有几个考得不错的学生。”村妇女主任丁百连说,村里不少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去年谁家的孩子考了哪里,前年、大前年谁家的孩子考了哪里,她如数家珍,村里也都给他们送去了奖学金,一方面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人的激励。
“现在县内增加了天姥中学,澄潭中学有了民办招生,接下去,我们需要对中考的奖励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从章杰家回来,对照2013年调整后的奖励标准,村两委干部觉得需要进行更多的探讨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