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昌县技师学院七星校区梁益萍老师帮杭州连大爷垫付6元医疗费的故事(详见《今日新昌》10月16日、26日三版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大家纷纷转发朋友圈点赞。截至目前,当地论坛上的帖子《新昌梁家人的光荣!杭州连大爷写信感谢素不相识的她》,点击量已经超过 228万多次。
众多市民留言表示,梁老师的小行为诠释了大文明,她让爱心流动起来,把正能量传递给了每个人,值得整个社会共同学习。
热心网友:力挺正能量 晒出小善事
“这个梁女士的善举,如暗夜中的明灯,让心中也植入了温暖的善念”、“点点滴滴都是善良的表现,平凡见爱心”、“学习雷锋好榜样、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快乐无比,值得颂扬和推广”……连日来,众多市民在“今日新昌”微信公众号留言,为梁老师的行为点赞。
“碰到这样的事我也会做,多年前在公交车上曾好几次给老人投过一元硬币。”梁老师的行为也引发了许多热心网友的共鸣,网友“步行六公里”说,二十多岁时也碰到过一位精神面貌不太好的父亲,带女儿来挂盐水,由于钱不够,他就主动打算让医生减药,但是仍然不够就帮他凑齐,“第二天再来挂时要还钱,我拒绝了,说让他给孩子买点吃的。”
网友“老陈的朋友”也讲述了自己今年在张氏骨伤医院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位老奶奶坐在大厅凳子上,看似心情失落,就上前询问情况,称自己的手机弄丢不见了。“我赶紧帮忙打她的手机,这时老奶奶的衣服口袋中响起了手机铃声,就这样老奶奶还硬要塞给我十元钱,举手之劳而已,我怎么可能要她钱呢!”
身边观点:梁老师的“小事”暖人心
“点滴小事有春风化雨的力量。”县技师学院15电子商务专业的石丹一是梁老师的学生。她说,从这么小的事情看到了梁老师的高尚品德,也时刻教育他们以梁老师为榜样,做一个热心肠的人。
“善小常为,终成大德。”县技师学院的何老师认识梁益萍10多年了。她认为,虽然梁老师的事情不大,但如果大家都能像她这样,去做一些举手之劳就能做到的“小事”,涓涓善举就能汇聚成道德海洋。
【微评】
文明城市需要您来添彩
小爱心汇聚正能量,小善举折射大文明。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身边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做“小事”的热心市民。正是这些“梁老师们”用“举手之劳”擎起“文明之灯”,照亮我们的生活,照暖了我们的社会。
今年是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全面启动之年。为此,我们不仅要学习、弘扬和传承“梁老师们”的精神,更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同为文明县城创建贡献一份力量。
文明不能只放在嘴里,更要放在心上,表现在行动中。
文明晾晒、爱护公物、礼让斑马线……现实生活中,虽然这些事情不大,但如果大家都能实践举手之劳就能做到的“小事”,涓涓善举就会凝聚成一股向善、向上的力量,激起一朵朵真善美的浪花,汇成“善行新昌”的道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