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关注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罗溪村:10天化蝶出亮点
  通讯员 俞杭委 陈明敏

  全面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以基层党建全域提升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实现“百村成景、百业增效、百姓致富”,谱写“大美小将”建设新篇章。

  有一种思念,叫缠绵;

  有一种缠绵,叫乡愁;

  有一种乡愁,叫常回家看看。

  罗溪村由中家岙、大岭下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372户,1170人,党员58名,全村95%以上农户种植花木,有“花木之乡”的美名,另外,茶叶、毛竹资源也十分丰富。

  十天化蝶,“罗溪走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这么短短几天没见,家乡变了样,风景亮了,环境美了,乡愁更浓了,缠绵更深了,日夜思念的故乡让人心花怒放,眼睛发亮!那条通往家乡的路,路沿上不见了乱堆乱放,不见了杂草丛生,不见了乱搭乱建。一眼望去干净整洁,绿树成荫。

  这里是老乡们新建的露天博物馆,果然不同凡响,有农耕用的犁、耙,有农用的蓑衣、凉帽,有毛竹编制的橱柜。还有……真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栽种花花草草的花盆,都是由瓶瓶罐罐改制的,清新靓丽,还有那么多瓶、壶、罐、瓮、缸、坛等,那不是以前家里常用的家庭用具吗?记得早些年老早废弃在旮旮旯旯里了。

  啊!还有更好的呢!这边是用毛竹建成的小牌坊,七堡龙亭的标识。这边村口是用废木头做成的入口标牌“罗溪”两个字的拼音字母。太有创意了!

  离开村庄十来天,想不到变化那么大。而且啊,都是把那些废置的农具、木头、竹子、石头变废为宝,原先几处杂乱无章的地方都妆点成了小花园,清新脱俗,几处违建的锯板厂也拆除了,稍加整改俨然成了几处亮点。

  轻轻一打听,原来啊,这几天村里响应上级号召,围绕“五星达标、3A争创”、三治一提升、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村干部发动群众把村里整治得整洁干净,并把一条4公里长的穿村公共路,打造成了可行可观的“罗溪走廊”。最给力的原因,是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他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主动把家里一些闲置的农用具捐出来,把沿路两边的乱栽乱种的作物都主动清除了,把一些整治范围内的自留地无偿捐出来,配合村干部打造景点,美化环境。

  班子换血,斗志昂扬

  其实,罗溪村去年下半年因为环境较差,还被县文明创建办发出警告,差点被摘帽。村支部被列为后进支部进行整转。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蜕变呢?

  今年村级班子换届以来,新一届村两委紧密团结、上下协作,他们调整工作思路,转变观念,苦干实干加巧干。一上任,就主动与镇党委政府沟通联系,并多次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商讨发展大计,以打造乡村旅游A级村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志在为民办事。整治环境、改善交通、拆除违章建筑、打造美丽庭院等,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因此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

  村支书俞柏春本在杭州开店,为了村里的发展,他抛下店里工作,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村工作上;村主任丁宝兴,不仅以村里工作为重,而且工作业务精通,木工、泥水匠等无所不会,这次为打造景点想出了许多好主意,只要村里有需要,从不推托。

  从9月21日到9月30日,仅用短短十天打造“罗溪走廊”,充分体现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他们充分利用资源,就地取材,利用10000多斤毛竹,打造出一道道靓丽的景观,充分体现了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全域旅游做出了表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沃洲论坛
   第05版:发改之窗
   第06版:法治之窗
   第07版:人文
   第08版:关注
棠村村:创新“五团服务”
罗溪村:10天化蝶出亮点
今日新昌关注08罗溪村:10天化蝶出亮点 2017-11-30 2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