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沃洲论坛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林乡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王炳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为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几年,新林将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钦寸水库建成后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通过梅溪湖休闲农业园等重大项目带动,积极发挥优势,努力补足短板,全力规划建设一条生态、秀美、现代、高端的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实现新林的绿色崛起。为此,有必要开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和思考,确保环库保护和发展都取得良好效果。

  一、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的有利条件

  新林乡位于新昌东部,距县城10公里,地势平缓,交通便利,309省道江拔线贯穿全境,到宁波市区仅需1小时。新林乡原有行政村22个,行政区域总面积41平方公里,因钦寸水库建设,16个库区村整体搬迁。目前,全乡有龙皇堂、祝家庄、大坪头、彭顶山、银星、杨树坪6个环库村,人口2218户5304人。

  今年钦寸水库的下闸蓄水给新林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优势和发展潜力,传统的农业乡镇思路必须予以调整。为此,新林乡第十五届代表大会提出了“打造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致力于将全乡现有6个村从传统农业村提升打造为生态休闲观光示范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1.地理优势突出。新林乡是钦寸水库的主要淹没区,2017年3月17日,水库顺利下闸蓄水。钦寸水库是浙东重点水利工程,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在建水利工程,总库容2.44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和发电的大型水利工程。全乡6个村都在水库周边一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尤其在水库蓄水后,新林依山傍水,是绝佳的休闲观光胜地。同时,新林特大桥是省道江拔线的标志性工程,大桥全长792米,平均高度55米,其规模在绍兴市同类型桥梁中名列前茅。目前,县交通局投资7000万元,对江拔线沿线公路进行提升改造,新林特大桥是重点项目之一,大桥美化亮化后将是欣赏钦寸水库的最佳景点。

  2.文化底蕴深厚。新林乡文化底蕴深厚,遗留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包括乡主庙(迁建中)、飞黄坊(迁建中)、胡大宗祠(迁建中)、梁柏台烈士纪念碑亭等。龙皇堂村的蚕丝文化源远流长,追古烁今,早在19世纪中期,以一根茧丝可挂7枚铜钱不断,一举夺得维多利亚女王颁发的金、银奖牌各一枚。祝家庄村禹文化历史悠久,村内有一禹王庙已有300多年历史,传承大禹治水精神。

  3.人才资源丰富。新林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梁柏台烈士,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司法委员会委员、司法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和部长、最高法院委员、临时检察长等职,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的重要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参与了苏维埃立法和创立苏维埃司法机关、司法制度的工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知名企业家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他一直情系桑梓,支持家乡经济发展,对新昌作出了巨大贡献。

  4.重大项目带动。由北京和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梅溪湖民俗文化及休闲养生园项目,坐落在新林乡大坪头村,核心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项目以留住一座精美的千年古村为宗旨,以归隐、耕读、忠孝文化为灵魂,以半岛山水景观为基底,承载村民乡愁的归宿,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首个乡村露天博物馆,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乡野休闲于一体的中国知名隐逸度假目的地。目前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建成后势必带动新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二、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的制约因素

  新林乡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今年,乡委托中国美院对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已完成。11月,新林乡组织召开了《新林乡环库休闲与生态经济保护发展规划》讨论会,综合讨论会上各部门的意见及建议,根据新林实际,在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建设上,新林面临着不少客观因素的制约,突出表现在“三缺一高”。

  1.缺资金。引来凤凰需好巢,但新林乡财力有限,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基本表现在融资手段单一、村一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转型偏慢等,制约了乡村面貌的改善,留下了不少硬件欠账。目前,6个环库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不够,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水果、蚕桑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道路狭窄、停车不便、便利店少、公共厕所档次不高,还不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等多方面的需要。

  2.缺营销。新林乡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气候宜人,是个休闲、宜居、游玩的好地方,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主要原因是前几年乡集中精力搞钦寸水库建设,对6个非库区村的发展关注度不够,近年,将发展的重心逐步转移到非库区村,投入大量的精力发展乡村旅游,但相比其他兄弟乡镇,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有待积累,特别是在宣传营销上,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深度不够,推广不活,在外新林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不高,品牌不响。

  3.缺人才。农业农村人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打造环库经济带更需要有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目前新林发展出现人才缺位现象,突出体现在乡镇缺招商人才,村级缺建设人才,民间缺服务人才,特别是新林发展休闲旅游起步晚,老百姓缺乏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加之乡、村两级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的人才培训,没有确实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没有明确的人才挖掘途径,导致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相对滞后。

  4.要求高。作为浙江唯一的跨流域引水、跨地区合作的水利工程,钦寸水库是宁波的饮用水源,也是新昌的备用水源,生态保护责任重大,高标准严要求是我们保护水库环境的新常态,污染零排放零入库也是我们保护水库水源的基本工作,由此产业准入门槛相对更高、更严、更细。“绿色发展”是新林乡打造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主旋律,我们更需要好的项目、好的技术来支撑其发展。

  三、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的初步构想

  未来几年,新林乡将把发展重点放在6个环库区村上,拓宽思路,整体规划,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凭借良好的区位、地理优势,多方投资,抱团发展,将整个环库经济从原来传统农业为主转型到生态休闲观光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崛起。

  总体思路:秉承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以重点项目为龙头,以景观建设为突破口,以服务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品味,凝聚人心,通过生态经济发展扩大影响,增加效益。紧紧抓住钦寸水库建成后的有力契机,依托这块休闲观光的风水宝地,着力打造环库休闲生态农业经济,重点布局落地一批高端农业休闲项目,加快形成集聚效应,主动对接梅溪湖民俗文化及休闲养生园建设项目的溢出效应,形成差异化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制合作、农业产加销经营合作、生态休闲、民宿经济等项目,多方位盘活集体资产,大幅度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多渠道拓展农民增收,大力度提高农民收入。

  整体规划:依据6个村各自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形成差异化发展。其中大坪头村定位“印象梅溪,乡愁小村”,紧扣梅溪湖项目的辐射效应,开展入口景观、古村落、环村路及观光台、旅游公厕等项目建设。彭顶山村定位“湖畔的情人,隽永的乡味”,是美丽乡村示范县全县10个示范村之一,在成功创建A级旅游村的前提下,积极建设人民公社主题酒店、观光游步道、湖畔演艺舞台、花海观光等项目。龙皇堂村定位“悠悠蚕丝情,千年龙皇堂”,结合悠久的蚕丝文化,建设“一线7钱”蚕文化体验街、春蚕精神廉政文化基地等。银星村定位“璀璨银河,红心闪耀”,立足红色旅游和廉政文化建设,以梁柏台原始故居、纪念碑为核心,建立梁柏台生平事迹展示基地。祝家庄村定位“灼灼桃花峪,情定祝家庄”,扩大优质水蜜桃、蓝莓等水果基地面积,谋划成片发展、规模种植,大力发展采摘、观光、销售为一体的水果经济,同时结合大禹治水精神建设顾东山文化休闲度假区。杨树坪村定位“一个会唱歌的小山村”,围绕森林公园、水库风光等,努力建成为钦寸水库的后花园。

  远景目标:到2019年,争取将环库区域建设成为集产业、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经济带,大幅度提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切实增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2年,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建设逐渐成熟,届时,集体经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产品销售产值等都可以翻一番。力争把新林乡建设成为山水灵秀、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美丽宜居乡镇。

  (作者系新林乡党委书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沃洲论坛
   第05版:沃洲论坛
   第06版:法治之窗
   第07版:专刊
   第08版:新昌建设
新林乡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澄潭镇全力推进“四个平台”建设
今日新昌沃洲论坛05新林乡发展环库休闲生态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2017-12-14 2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