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将镇党委政府在全县率先试行“党建带动、源头推动、市场促动、智能驱动”的垃圾分类“四动”工作法,按照“总体布局、示范先行、分步推进、全面实施”的步骤,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全镇24个行政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该镇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全县现场会在小将召开,相关做法得到副省长和市、县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1
党建引领强力带动
“党领导农村的一切工作,党建引领、全员发动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发动机。同时,重点工作也是检验党建工作的有效试金石。所以我们就首先在如何做好党建引领方面进行了系列的制度安排。”小将镇党委书记吕旦霖说。
小将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党建制度安排主要是“分管包线、片长包片、联系包村、干部包党员、党员包农户”层层落实的工作架构,重点突出村级自治。发扬“肯干、实干、巧干”的“干将”精神,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村党组织书记主抓,实行二级网格管理,明确村两委干部联系党员户和党员联系农户名单,每位干部和党员都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
垃圾分类工作刚起步时,农村老百姓普遍难以理解,很多人对垃圾分类连个概念都没有,甚至是少数村干部也认为“小题大作”,没啥必要。小将镇党委、政府就充分挖掘村党组织内生动力,通过党员干部现场指导、走村入户、开展宣传。
小将镇人大主席王焕忠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分管领导,因为他时常到村里参加党员会议,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讲工作,很多村干部才发现了他的口才。罗溪村党支部书记俞柏春说:“他讲的很接地气,村民听得懂。”
“走在一线、干在一线、查在一线”成为了工作常态,党员干部的号召力和政府公信力得到提升,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村民观念逐渐转变,积极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垃圾分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小将镇还成立了由村监会主任为组长、村监会委员为成员的督查小组,以及由村两委干部、党员组成的日评小组,督查与考评相结合,抓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将垃圾分类工作排名情况作为评优依据,纳入机关干部、村主职干部考核,以村规民约来夯实村民责任。
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动起来后,再来动员其他村民,垃圾分类的理念逐渐成为小将镇干群的共识。外小将村党支部共有46名党员,分别联系全村392户农户。在各位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分类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从日检查周评比结果前后比较可以看出,农户知晓率从一开始的30%提高到了现在的90%以上,分类准确率从原来的50%以下提高到了现在的85%以上。
2
源头分类巧妙推动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首先要从源头上设定分类的方法,为各种“垃圾”找到“出路”。小将镇给出的方案是“两分法”与“四分法”的结合。
小将镇人大主席王焕忠告诉记者,因为近年来试点推进“两分法”垃圾分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就是将农村生活垃圾按可烂垃圾(厨余垃圾)、不可烂垃圾(其他垃圾)“两分法”分类。在此基础上,小将镇再由村上门收集员按“四分法”对辖区内收集的生活垃圾按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拣。
王焕忠说:“源头分类要以最终去处来划分。如果源头分得好好的,最后还是混在一起的话,就是无用功,要被老百姓笑话。所以,为每一类垃圾找到各自的去处十分关键。”据介绍,对于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小将镇利用现有茅洋等处理中心将其制作成垃圾肥料,还于花木场、竹林等山地;至于可回收物,村民不愿或者无法自行销售的部分,可以集中到各村销售(兑换积分或取现);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则进行统一处置。
为方便村民对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处置,小将镇在每个行政村设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点,在外小将村设立了生态交易中心。以生态交易中心积分兑换、可回收物智能投放换积分和直接付钱回收三种方式开展可回收物收集工作。可回收物实现专柜细化或分室存放,纸类、塑料橡胶类、金属类、玻璃类等均实现专位细化。
在完善分类方法后,小将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农户承诺行动,共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8761份,定制农户承诺牌7593块。同时,积极发挥镇妇联作用,巧妙抓牢妇女主力军,开展全镇妇女代表垃圾分类比赛,借世界环境日举办中学生垃圾分类手绘大赛,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水平。
3
市场机制吸引促动
小将镇生态交易中心作为垃圾智能收集、分类知识学习、可回收物利用、积分兑换的综合场所,内设宣教室、管理办公室、垃圾存储“银行”、分类垃圾存放室。这个中心既是一个交易中心,也是一个宣教中心。其运作的市场机制成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助推器。
据介绍,农户主要可通过四大途径换取积分:学习知识换积分,每月两次或不定期相结合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考核成绩换算积分或小礼品,每学习一次换600分;垃圾回收换积分,可回收物如纸板箱、塑料瓶、橡胶、易拉罐等都有相对应的积分;评价得积分,上门收集员根据农户投放到垃圾桶的垃圾分类好差分档奖扣分,如分类好一次得5分,良好3分,中(准确率50%)扣3分,差(准确率50%以下)扣5分;志愿服务换积分,参加“红枫”志愿者服务活动一次换500分。每100分积分可以换算成人民币1元,农户可在“存储”银行换取商品,在市场促动下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
同时,小将镇还引进第三方公司开展月度常规检查考核和动态回收,确定具有有害垃圾(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到交易中心收运处置。
4
智能收集科技驱动
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小将镇还尝试了智能科技设备的应用,引进了智能发袋机、智能称重机、智能分类投放箱、手持终端4大智能设备,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小将镇的智能设备与互联网自动连接,并首推实施实名制垃圾投放和二维码可溯源管理体系,利用智能垃圾发袋机,居民每个月通过二维码居民卡或拍照二维码到发袋机领取一卷厨余垃圾袋,垃圾袋为可降解,每只垃圾袋上有相应的二维码对应居民信息,既可以达到溯源效果,又可解决厨余垃圾投放时袋物分投问题。
同时,通过云平台对居民领取的垃圾袋、可回收积分等统计,评定周、月、年优秀户、消极配合户,悬挂流动“红黄旗”表彰或批评,或在村荣辱榜上公布。农户可以通过积分卡或手机APP系统进行数据化、动态化积分查询,到指定超市或生态交易中心兑换商品,从而激发群众分类的积极性,开启“掌上垃圾分类处理新时代”。
小将镇全镇24个行政村,总人口2万余人,日产生垃圾量达20余吨。目前已经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中智能型2个村、综合型2个村、普通型20个村,形成全镇上下以点带面铺开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吕旦霖表示,下阶段小将镇党委、政府将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强化党建引领、分类知识宣传、加快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抓重点、攻难点、扫盲点,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大美小将·花园小镇”提供扎实的生态保障,为“美丽新昌”建设贡献小将智慧。
记者 俞伟波 通讯员 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