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今日关注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镜岭镇殿前村小木桥变身水泥大桥
 
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00天圆了数十年筑桥梦
镜岭镇殿前村小木桥变身水泥大桥
  扭秧歌、放鞭炮、吹洋号……1月23日,对于镜岭镇殿前村村民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位于该村街头自然村村口的一座长78米、宽4.2米的水泥大桥建成启用,这不仅彻底改变了大伙多年涉水耕作、绕道出行的历史,更圆了全村村民数十年的筑桥梦。

  当日上午8时许,尽管天气寒冷,村民们仍兴高采烈,早早来到通桥典礼现场,以最为古朴而隆重的方式迎接大桥开通,见证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记者 俞晓委

  “筑桥梦”成村民心头之痛

  殿前村建村已有近900年历史,由殿前、街头两个自然村组成,目前有农户近400户,是个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小山村,村东一条河流将全村890余口人与350余亩农田、1000余亩山地隔断。多少年来,村民上山、下田耕作,要么绕道五六公里路的渡头村,要么就从几根木头搭成的简易木桥上勉强通行,遇上汛期河水上涨,木桥就会被冲得无影无踪,有时一年会冲毁四五次,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已经70多岁的楼国三老人对此深有感触。

  “我今年70岁了,这小木桥是我们祖祖辈辈出门劳作的必经之路。打我记事起,我们村一到发大水的时候,不少庄稼都得烂在地里。以前村里养蚕的农户多,每到养蚕季,也正是河道发大水、小木桥被冲毁的时候,村民们就得绕道去田地里采摘桑叶,本来百余米远、只需行走几分钟的路程,得绕道五六公里,走上个把小时,一天得来回四趟,村民真是太辛苦了。”楼国三说,小木桥除了不方便,也制约着村庄经济发展。经过小木桥时,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村民过桥不慎滑入河道的事也时有发生,还曾发生过村民滑入河道而被大水冲走身亡的事情。

  这些年,拥有一座像样的水泥桥一直是殿前村人最大的心愿。1983年,村里拉来三块大梁,一心想建造一座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的便民桥,可受资金制约,村里根本无力修建此桥,筑桥梦变成了村民的心头之痛。

  多方关注“筑桥梦”成为现实

  今年春节,县委组织部开展“返乡走亲——千名党员干部大走访、大调研、大宣讲、大服务”活动,时任县审计局副局长的潘国芳在返乡走亲中注意到,村民们普遍关心和反映最为强烈的是希望政府能在这条河上建起一座安全的水泥桥。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上班后,潘国芳撰写了一篇走访日记,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向《今日新昌》投稿。2018年3月6日,一篇题为《殿前村村民有个心愿,希望建造一座安全桥》的读者来信被刊登在《今日新昌》民生版头条。潘国芳在来信中说:“殿前村被一条宽达八十来米的溪河分成两岸,西岸居住着全村村民,东岸有三百五十余亩的农田,还有山地,是殿前村村民大部分水田的分布处。为了种田、施肥、收获需要,祖先们在这条河上架了一座肩宽大小的木桥。风风雨雨上百年,木桥已经融入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桥板不知已经更换了多少次,虽然勉强可以行走,但已经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稿子见报后,立即引起镜岭镇党委、政府和我县相关部门多方关注。事后,潘国芳又多次与镜岭镇联系村干部、殿前村两委干部跑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镜岭镇党委、政府和县财政局、农办、水利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18年4月,殿前村建桥一事终于被列入我县“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村民们数十年的建桥梦成为现实。

  干群心齐让天堑变通途

  设计方案敲定后,村两委又面临了新的困难。根据设计方案预算,这座被村民们称呼为“东河桥”的水泥大桥,需建设资金160万元,这离政府“一事一议”项目财政最高补贴的80万元刚好有一半的资金缺口。

  开弓没有回头箭,村两委班子铁了心,哪怕和村民们一起自掏腰包也要建一座能真正行人通车的大桥。面对资金缺口,村两委会班子立即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村民踊跃捐款。接着,村委主任潘德良率先捐款10000元、村党支部书记潘杏训捐款11800元……在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捐款下,全体村民和在外创业、务工人员纷纷响应。在发动群众捐款的同时,潘杏训、潘德良还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动了亲戚朋友捐款。

  今年70岁的潘洪燕是为大桥建设捐款最早的村民,听到村里要建桥,她和丈夫商量后,向村里捐了3000元。潘洪燕说,村里建桥对她来说是最高兴的事。由于从小怕走小木桥,结婚前,她曾想着一定不嫁到要走小木桥的村子去当媳妇,谁知自己偏偏嫁到了殿前村街头自然村,从20来岁到现在,提心吊胆地走了50年的小木桥。低保户章炳水虽然平时省吃俭用,连块豆腐也舍不得买,听到村里要建桥,便也捐了1000元。在外创业的村民楼勇煜更是一下捐了50000元。通桥典礼当天,看到村里仍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楼勇煜又捐了10000元。潘杏训告诉记者,这几天仍陆续有村民前来捐款,截至昨日,村里已收到捐款近5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街头自然村110户农户共捐得爱心款近40万元。捐款群众除了本村村民,还有不少来自镜岭镇附近村庄及双彩、澄潭等附近乡镇的群众,如下潘村村民潘寅生捐了20000元。“虽然我们在对岸没有田地,但能为建桥捐点钱出份力,我感到很开心。”潘寅生说。

  在镜岭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殿前村全村干部、群众的通力协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2018年9月13日动工建设,到12月22日完工,仅100天时间,一座坚固气派、村民梦寐以求的大桥就顺利建成,比计划工期提前了80天。如今,曾经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制约村庄经济发展的小木桥,终于“天堑变通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专版专刊
   第06版:今日关注
   第07版:学在新昌
   第08版:镜像新昌
100天圆了数十年筑桥梦
今日新昌今日关注06100天圆了数十年筑桥梦 2019-02-01 2 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