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校启动迁建工程,新校园占地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000多平方米,按省定标准设计,教育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总投资超过1亿元。2018年秋,礼泉小学告别原校址,搬入了崭新的新校园。近日,记者走进礼泉小学,带大家看看百年礼小的新面貌。
记者 胡秋萍/文 杨玉墀/摄
处处用心 寓教于景
从老104国道拐入官荷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礼泉小学新校园。
大门口,一块巨石上镌刻着烫金的“新昌礼泉小学”6个字。据介绍,校名镌刻在真石上,寓意着“真实”,希望师生做人做事要“真真实实”;石头前方突出,像初升的太阳,寓意着礼小学子朝气蓬勃。
走进校门,就是“拾取广场”。抬头间,一座汉白玉的孔子像屹立在银杏树前。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泉小学希望教师能够学习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希望学生学做一个有信仰、有“仁”、有“礼”的幸福礼小人。右边的小路边有一排宣传窗,一改常见四四方方的形状,以“礼”的英文拼写“COURTESY”为设计灵感,既增添了美感,也更有意义。
“你看上面像什么?”就在记者往大厅走时,礼泉小学校长盛国阳指着大厅上方问。抬眼看,靠墙有一排赭红色的“波浪”,前边是几个高低错落的“琴键”,颜色明快。“这是‘跳动的音符’和‘舞动的旋律’,跳动的音符也像一棵棵小嫩芽,正在茁壮成长。”盛国阳解说道。
走进大厅,迎面就是一堵汉白玉浮雕的墙面,上面是诸子百家、百舸争流。“这也体现了我们礼小‘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育人理念。”走上几级台阶,就来到行政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连廊,魏、金、华……一个个汉字出现在连廊围栏上。原来,在装修阶段,学校根据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的《百家姓》,将200多个姓氏“嵌”在了挡风雨的围栏上,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认识。
来到教学楼,一楼饮水区也进行了装饰。在锃亮的净化节能饮水机旁,除了张贴了水质检验、安全用水、健康饮水、节约用水等内容外,旁边的墙壁还是一方茶文化展示区,有茶起源的介绍,也有各种茶具的展示。据介绍,茶文化展示区原本是杂乱的水管、消防管、下水管等管道,学校发挥团队共同的智慧,将之改建成集教育与美观于一体的茶文化区。这样的饮水区共有12处,都是老师们自己打造的。
而像这样的小景点在学校内可谓比比皆是:别致的“青石为纸、泉水为墨”,让学生能够在课间重拾传统书法艺术,加以传承发扬;楼梯口的“怪柱子”被装饰成一棵顶天立地的“绿树”,开枝散叶,寓意着孩子们茁壮成长;礼小八礼,让孩子将言行举止礼仪熟记于心、外化于行;运动雕塑让孩子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
舍得投入 创设条件
对于就读于礼泉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幸福的。因为礼泉小学的教室很特别。走进教室,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特别宽敞。原来,该校的每个教室有72平方米。黑板前没有讲台,在教室正对门的最里面有一个教师办公区,自修时间,教师就在那里办公。“我们是无讲台教室,这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对老师却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厉佳老师介绍说。教室的现代化程度极高,除了配有75寸希沃多媒体外,还配备了易书环保数字书法软件,让书法教学不再是书法老师才能做的事情;每个班的班牌是智能的,可以展示班级风采,也可以发布新闻公告、考勤、考务等;教室后面还有公共服务(E学习)区,学生可以通过电脑自助查阅资料辅助学习。在教室靠走廊的一边,是整排的整理柜,学生可以将个人用品妥善放置在自己的整理柜里,使教室更整洁。教室内有一个洗手间、一组洁具柜、一个垃圾分类处,还给每个学生配备自理三件套小畚斗、小刷子、小毛巾,让学生从小养成清洁、清扫、整理、整顿的好习惯。
礼泉小学的音乐教室很多。礼泉小学新校园有弦乐音乐教室、管乐音乐教室、西乐音乐教室,还有三个不同装修风格的现代音乐教室,活泼的色彩,律动的线条,让人感觉走进里面,每个人都自带音乐细胞,想与音乐融为一体。据介绍,目前已完工的音乐教室有两个。
礼泉小学的图书馆能让人爱上阅读。图书馆里的低、中年段阅读区,色彩明丽的书架被设计成一棵棵大树、一间间小房子,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随意地坐在台阶上、倚靠在书架上阅读,也可以到阅读区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慢慢品读。在电子阅览区,电子阅读电脑和墨水屏阅读器被安装在环形桌上,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电子阅读。学校还依托“阅读银行”开启“互联网+阅读”,学生刷卡进入图书馆,根据阅读时间长短,可以获取相应的阅读币,当然,借阅课外书也能获取阅读币。阅读币积累在阅读存折里,可兑换成纸质阅读币,可在学校组织的玩转阅读币、阅读跳蚤市场等活动中流通使用。“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爱上阅读,最终达到‘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盛国阳说。
此外,礼泉小学有设备一应俱全的电视台、装修古朴典雅的茶艺教室、造型美观的音乐厅,有劳技室、实验室、计算机室、木工室、国学馆、国画书法室,还有口琴博物馆、藏书阁、校史陈列室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