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高龄老人骨折后,很多家属在选择手术或者非手术治疗时,往往会选择后者(保守治疗)。究其原因,是认为老人年纪太大,“耗”不起手术,如果能不动刀就不动刀,尽量卧床休息。然而,这样的做法真的正确吗?
“这种观念会错过老人的最佳治疗期。”张氏骨伤医院骨科专家回答,“老人骨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很容易形成褥疮,皮肤溃烂。其次,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有的女性还容易引起尿道感染。此外,长期卧床,肢体得不到锻炼,反而使骨量快速流失,加速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据该医院骨科专家介绍,到目前为止,张氏骨伤医院做过的高龄老人手术例数已经有上千台,而且老人们的恢复状态良好。专家还特别介绍了近期两个高龄老人骨折手术治疗后恢复很好的典型实例。
丁奶奶(化名)今年93岁,嵊州人。身体一直很健朗,自己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今年1月3日上午8点左右,丁奶奶在家不慎跌倒,致左髋部疼痛,无法正常站立。家人知晓后立马将老人送至新昌县张氏骨伤医院,经拍片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医生将其收住入院。
医生进一步检查后发现,老人有既往糖尿病史30年,平时一直按时服药控制血糖,但血糖水平不是很稳定,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隐患。经张氏骨伤医院内科专家多次会诊治疗,老人血糖水平达到手术要求。
在作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1月6日,医生为老人开展“左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继续控制血糖,伤口未出现感染,老人恢复得很好,于5天后办理出院手术。出院时,丁奶奶可以在家人搀扶下用助行器行走。
4个月后,张氏骨伤医院医生对老人进行回访。这时候,老人已经不再需要助行器,能独立缓慢行走。
再看另一个实例。裘奶奶(化名)今年88岁,天台人。4年前,老人已经做过“右股骨粗隆间内固定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可以正常行走。不幸的是,今年1月3日早晨,老人在家起床时不慎跌伤,导致左髋部剧烈疼痛,经当地医院拍片后,到新昌县张氏骨伤医院就诊。门诊医生阅片后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将其收住入院。
据家属介绍,老人患高血压十余年,近两年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由于老人年龄大,血压过高,骨质疏松、骨折端粉碎严重,而且老人无法耐受长期卧床,骨折内固定无法达到稳定的效果,这些情况给骨科专家们带来了难题。
为降低老人长期卧床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实现早日下地行走,张氏骨伤医院骨科专家详细检查,多科专家会诊治疗,及时调整并控制好老人的生命体征。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与准备,1月6日,医生给老人实施“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左股骨头置换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第3天,老人便可借助行器在家人搀扶下行走,术后第6天老人顺利出院。
医生4个月后上门回访,发现老人已能独立慢慢行走,不再需要依靠助行器与旁人的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