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南明街道新民村被一盏盏LED路灯点亮,远远望去,像无数萤火虫连绵挂在空中。可就在半年前,这里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小俞,村里的路灯太暗了,道路又坑坑洼洼,已经有好几个村民骑电瓶车摔倒了。”在去年的一个周三下乡日,几位村民一见到俞江锋,便纷纷吐露苦水。让新民村走出“夜的黑”,成了1400多位村民的心愿,也是俞江锋的心愿之一。
2017年,为响应县委组织部跨部门干部交流,俞江锋主动从原县地税局调至南明街道办事处,从地税人摇身一变成了街道基层干部,从和企业打交道,转变成和村民打交道。俞江锋告诉记者,新民村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从接手新民村的第一天起,他便暗下决心,要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到这片热土上。
为尽早解决道路和路灯问题,他积极与上级领导沟通,合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主动对接县交通局争取项目资金,实现村庄主干道重新硬化,并成功争取到泰坦公司的结对帮扶资金,给全村换上了LED节能路灯。“新民村路灯改造后,村中道路明亮了,村民内心暖和了,过路行人安全了。”他这样说道。
民生问题看似处处困境,但在俞江锋眼里却是处处生机。虽然各方面条件有限,但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主动牵头并积极协同村两委干部,集中力量解决钦寸水库移民安置遗留问题,成功实现7000多万土地征用款全部分配到户,彻底化解了积压多年的矛盾;全身心参与到“三治一提升”工作中,自费购买花籽打造了几处花海景点,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变;妥善解决平湖村齐头坞山塘、桃源村渠道等工程项目的疑难问题,确保各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主动牵头梨木村饮用水“烂尾”工程解决事项,多次和县水利水电局、县财政局磋商解决方案……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一年半的乡镇工作,让俞江锋更接地气、通民声,也让他成了村民口中亲切的“小俞”。“小俞,你来啦!”“小俞,今天在我家吃中饭。”每逢周三下乡,他总会听到村民们热情的呼唤声,这份淳朴的关心也让他更觉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我是2005年入党的,高一便写了入党申请书,高三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说起这点,俞江锋颇为自豪。一心向党,无私奉献,俞江锋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牢记于心,这几天,他又和村两委干部讨论着党群服务中心的规划和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