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前
“未雨绸缪”
“紧急!求扩散!据气象部门监测,超强台风“利奇马”将于8月10日白天登陆浙江沿海,9-10日带来的暴雨大风极有可能对我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请农业产业主摒弃侥幸心理,积极按照台灾前后处置措施开展预防和自救工作。”一条条预警信息和防灾自救技术指导信息第一时间通过农民信箱、新昌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传到农户手中,前后累计发送信息12万条次。为打赢防台第一仗,农业人严阵以待,与时间赛跑,力保生命财产安全。8月8日清晨,县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农技专家组奔赴全县16个乡镇(街道)进行灾前安全隐患排查和防灾技术指导。累计实地排查162场次,发现安全隐患12个,并全部整改到位。为保障台灾前后物资供应,协调储备种子总量达7.05万公斤、畜牧类消毒液1吨、除虫抑菌农药36吨、肥料储备652吨。
灾中
“临危不乱”
8月9日凌晨,窗外暴风雨无情地肆虐着,县农业农村局会议室里紧急救援行动组聚精会神地盯着各自的业务线,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测受灾情况,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受灾照片通过网络传输过来,农业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信息小组及时通知县—乡—村—户灾情统计专线,对受灾情况进行实时统计,汇总后根据受灾情况轻重及时调派农技专家组赴一线进行抢灾指导。48小时的连续奋战,前后出动136人次,无一人喊苦喊累。
灾后
“科学指导”
倒伏的葡萄、辣椒怎么救?被水淹过的芦笋还能正常生长么?台风过后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8月10日,在遭受台风“利奇马”袭击后,7支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农技指导和各项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260余人次,奔赴80余个生产基地指导工作。
此次台灾我县渔业受灾严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石炜瑶、水产中心主任石叶忠第一时间来到澄潭镇鲟鱼养殖基地。业主陈锡永反映,该基地养殖有3000条成熟鲟鱼,已经养了7年,一场大水把养殖池里的鲟鱼都冲了出去,他和员工们忙活了一个通宵,找回了一部分。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养殖基地水电都还不通,鲟鱼对水质、水温要求很高,以目前的水质而言,抢救回来的鲟鱼难以坚持太长时间。石炜瑶立即与当地政府负责人进行协调,要求尽快抢通水电,确保将灾后损失降到最低。
种植业推广中心蔬菜专家任军凯来到镜岭镇水果基地,查看受灾现场后,叮嘱业主要第一时间开沟排水,保证作物根部有氧呼吸,避免积水造成水果死根烂根;要尽快加固棚架,树体扶正、培土,将受灾作物尽可能清理干净,喷施叶面肥(0.3%磷酸二氢钾+0.2%尿素)、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氯溴异氰尿酸等)。
水稻专家孙永飞来到东茗乡、沙溪镇、羽林街道等地查看水稻等农作物受灾情况,提醒农户要做好排水工作,对倒伏作物要及时采取办法扶直并适量追肥。土肥植保站也迎着高温深入稻田,及时做好灾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镜岭镇曾波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我县芦笋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20亩,基本受淹绝收。县种植业推广技术中心蔬菜专家吕文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奔赴现场,他在安抚业主的同时也指导业主首先要做好田间排水,及时抢收保留芦笋。眼下正值芦笋母茎更换期,要去除未成熟母茎,同时喷施防病药剂,待新笋抽出后,择优保留新母茎,尽量将灾后损失降到最低……专家们为农民提出了一条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连日来,新昌农业人众志成城,从防台到救灾,以“时刻与农民在一起”的作风践行初心,以“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的担当践行使命,以灾情导向为服务目标,帮助农民群众恢复生产信心,重建美好家园。
记者 俞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