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佳妮
不久前,体育走进农村文化礼堂暨“天姥红烛先锋”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澄潭街道北街居委会文化礼堂。地抛球、兜球、企鹅漫步、垃圾分类、飞镖……200余位运动员齐聚一堂,共同演绎了一场妙趣横生的体育赛事。
“以前我们村可没那么热闹,尤其天气凉了后大多数人就房门一关,早早上床睡觉,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在一旁玩飞镖的大爷一边“飞”出6环的好成绩,一边向记者介绍道,“文化礼堂是我们村的文化聚集地,我们有事没事去那坐坐,喝喝茶、聊聊天、看看电视,还能时不时参加个活动,日子过得可不是一般的惬意。”这位大爷微笑着冲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当天,“天姥红烛先锋”志愿者还为村民提供了量血压等服务,几位当地的歌唱爱好者还在现场演唱了拿手好歌,现场十分热闹。
一座座别具一格的文化礼堂,不仅成为美丽乡村的一处处风景,更让村民们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从2013年起,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契机,新昌全面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大调查。了解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队伍、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现状,梳理摸排近几年建设计划,以每年建设40家左右的速度,稳步推进礼堂建设。截至目前已有205个行政村建成文化礼堂,其中省五星级文化礼堂8家,市四星级文化礼堂24家。
我县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挖掘村庄特色,让展陈展示、墙绘等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与五星达标·3A争创、全域旅游、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打造等工作相结合。在建设中融入“红船精神”“新昌精神”等新时代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在特色展馆建设中,体现新昌唐诗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让村民走进礼堂更有亲切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县150多场文艺活动轮番搬上文化礼堂的舞台,平均每场节目达15个,观众总人数约5万余人,尤其是梅渚村文化礼堂已连续10年举办农民村晚,打响了新昌礼堂村晚品牌。政府部门还主动送服务,牵头组织阳光文化进礼堂活动,每年开展20多场,配合市文礼办做好“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巡演”等文艺活动,并会同卫健、交警等部门开展“健康素养进礼堂”“道路安全进礼堂”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