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军凯
任军凯,河北省石家庄人,1975年出生,本科学历,农艺师技术职称。2014年入选新昌县水果产业技术团队专家;2017年入选新昌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专家库成员;2019年获绍兴市植物疫情先进工作者;2020年获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2021年当选第五届绍兴市作物学会会员,获绍兴市“科技先锋岗”——新昌县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岗位、新昌县共同富裕先进个人、新昌县第八批科技特派员等荣誉。
多年来,任军凯共参与引进蓝莓、水蜜桃、柑橘、樱桃、李、枣、梨等品种17个,并通过规模主体带动、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累计推广蓝莓新品种4900多亩,桃面积21500多亩,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任军凯致力于推广控产提质、省力化栽培、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8项,同时注重中熟技术的交流互助,担任省级蓝莓高级研修班讲师2期,申报国家新型实用专利2项,参编《新昌县休闲观光果园建设资料汇编》,发表专业技术性论文9篇(含非第一作者),参与制定省标准1项,负责制定《新昌县蓝莓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1项,《蓝莓、水蜜桃标准化生产简图》2项,累计应用面积5万多亩;参与制定《无公害山地蔬菜茭白、茄子、黄瓜栽培技术规范》地方标准3项。
王汉奇
王汉奇,1990年出生,201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0年入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王汉奇致力于光化学反应的工业化,建设和发展光催化技术研究平台。在硬件方面完善了光化反应器和监测分析设施,理论层面阐明了光致异构化和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并明确了光催化反应工业化的主要阻力。以项目为依托,组建了两位博士带队、数十名硕士和技工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从理论、设备、安环、质控、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同时开展系统研究,推动光化学项目的技改和落地。
项目推进方面,王汉奇针对VD系列化合物生产中的光化反应,技术平台联合分析部门和生产车间,严谨分析了VD粗品中副产物结构,阐明了光化工艺中主副反应的机理和控制因素。王汉奇还以理论为指导对车间工艺变量进行精确调控,实现了VD光化产品质量的明显提升,同时降低了9.6%的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王汉奇进一步开发了一步光照高转化率制备VD系列产品的新工艺,将反应选择性提高20%,反应转化率提高5倍,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工艺投入车间应用后,将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能耗,打破目前VD生产格局。
吴晓清
吴晓清,女,1978年出生,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进入县人民医院工作,是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委托试题开发基地命题专家,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绍兴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脑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20年来,吴晓清一直在神经内科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目前担任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医疗总监及神经内科主任、温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等研究,对临床神经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对疑难危重病的诊断和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还积极推动区域卒中防治体系建设,规范脑卒中筛查和防治管理,积极提高脑卒中筛查和防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2020年带领县人民医院卒中团队高分通过了国家卒中防治中心认证,获得浙江省“溶栓进步奖”,急性脑梗死溶栓取栓术在浙江省DRGs绩效排名中进入前20强。2020年完成绍兴市级课题验收一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SCI论文2篇,国内一级、二级核心期刊论文7篇,硕士学位论文集1本,现在负责省级课题研究一项。2021年被评为县经济社会发展标兵(智力引育领域)。
邢双喜
邢双喜,2012年毕业于中科院研究生院,获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吉利汽车,从事清洁燃烧、节能减排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
2018年,邢双喜担任北斗星智能电器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负责集成灶、洗碗机等智能集成厨电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仿真分析和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工作中,他将积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产品上进行转化,在热效率、污染物排放、油烟吸净率、系统减振降噪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相融合。参与完成13个产品项目的研发,其中8款产品获得省级新产品认定,多款产品荣获中国红星奖、日本G-MARK奖等6项国内外荣誉。此外,建立了完备的仿真分析和知识产权体系,累计申报专利230余项,仅4年,公司专利总量已居行业前列,提升了公司的创新能力与行业竞争力。
邢双喜先后荣获天姥精英人才、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人才称号。他扎根企业、艰苦奋斗、带领团队在智能厨电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致力于促进厨电向清洁、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厨电行业进步。
韩益南
韩益南,研究生学历,1988年出生于河南洛阳,2015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齿轮传动专业。毕业后扎根浙江,致力于高精密、低噪声、高强度齿轮传动系统研发工作,申请专利6项。现任浙江捷昌线性驱动有限公司研究部部长。
工作期间,韩益南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科研攻关能力,在齿轮传动设计、修形降噪、疲劳失效分析、测试系统开发等方向有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团队管理经验。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2019年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开发的高精密减速器产品,2018年获浙江优秀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加入捷昌驱动后,韩益南带领团队针对线性驱动领域广泛应用的小模数齿轮传动技术进行研究,成功突破塑料齿轮修形降噪及强度分析的瓶颈,搭建公司高强度、低噪音的齿轮传动设计平台;通过对办公立柱系统的效率、自锁等重要指标的原理进行研究,解决了立柱效率、自锁设计预评估的难题。技术应用于公司静音立柱、PLUS立柱、JC35W2推杆等产品开发后,实现了低噪音、高效率的特性,有效降低了开发周期与成本,显著提升了企业传动系统的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杨君锋
杨君锋,1986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一体化本科专业,现就职于新昌技师学院,是一名中职实习指导教师。从教8年,先后被评为全国机械职业院校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辅导教师、新昌县优秀班主任、校十佳青年教师。
技能方面,杨君锋取得了车工技师、钳工高级工、机床调装高级工、国家二维CAD绘图师等职业等级证书,2015年11月获得绍兴市第三届教师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17年2月获得绍兴市第五届中职学校教师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年获得绍兴市职业技能大赛——机床装调维修工三等奖(第4名)。
技术革新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自主创新及设备研发,杨君锋先后获得12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1项,2019年为新昌某工艺品厂研发了全自动木头开槽机,生产效率提高40%,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为公司增收300万元;还研发了全自动木头倒角机,申报了发明专利。2020年,与新昌电力公司共同研发高压线夹速装工具和高压铝芯线自动缠带装置,每年为公司降低成本120万元。
杨君锋还指导学生获得了全国机械职业院校零部件测绘一等奖,在各类创新比赛中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奖1项,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
俞超军
俞超军,1989年出生,先后在三花、万丰等公司担任车间管理者,曾获浙江省“吉利杯”工具钳工技术比武第一名、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称号“金锤奖”等荣誉。
自2019年进入浙江新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车间技术部长以来,俞超军主要负责车间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改造的管理工作。他将积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产品上进行转化:参与气箱盖冲孔模、整形模合并成冲孔整形模具技改项目及低压铸造机承接盘的技术创新,从原来的一次性合格率为85%提高到98%,并减少人员对产品返工返修等工序;通过对低压铸造机与模具的连接机构的技术改进,提高了连接机构的使用寿命;熔化炉烧嘴噪声通过煤气与压缩空气的配比压力、流量、烧嘴的孔径大小、燃烧比值,从原来的120分贝降为90分贝左右,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也为响应政府“绿色节能”号召作出应有贡献。
在俞超军的带领下,车间职工有3名获得高级钳工、1名获得钳工技师,为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添砖加瓦。同时,他还注重回馈社会,受邀参与我县组织的钳工培训指导工作,使100人获中级钳工证书,他也是浙江省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章孟军
章孟军,1980年出生,现任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经理。2002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万丰汽轮,从事了20余年铝合金车轮技术开发及工艺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车轮设计开发与关键制造技术的经验。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2项,外观专利4项,11项省级新产品等成果已成功转化成产品,并应用于宝马、奥迪、奔驰等高端主机厂客户。先后获得公司年度优秀员工、双十佳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先进经理等荣誉。
章孟军专注于欧系奔驰、宝马、大众等中高端产品的开发,累计开发近300余款铝合金车轮新品,助力公司实现国际铝合金车轮市场占有量行业领先,实现客户、公司及行业的多赢发展。
近年来,章孟军带领团队完成了耐老化粉工艺改善项目、湿喷砂返工工艺项目和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车轮优化等10余个攻关创新项目。其中湿喷砂返工工艺项目通过带领团队与制造部门、供应商一起研发湿喷砂设备、透明粉新材料应用及内部工艺改善,成功突破了透明粉返工的表面张力问题,解决了透明粉重涂难题。这一重大革新,使该项目每年可节约车轮返工费用近千万元。
章晓庆
章晓庆,1999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2008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清华大学、夏盛生物实业集团从事酶学性质研究、基因工程菌种构建等工作。2017年加入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工作至今。
章晓庆主要负责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质量改进和新产品研发,解决了公司10多个生化试剂的校准品和质控品依赖外购的问题,实现生化试剂及其校准品质控品的配套生产。2018年,公司组建参考实验室,章晓庆被委任为技术负责人,从头开始进行酶学参考测量程序和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第一年参加国际参考实验室能力验证(RELA),七个酶学项目全部合格。2020年参考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的认可,获得了CNAS认证。他还承担了公司微生物检测产品的研发工作。目前,优化的生化血培养瓶是公司微生物板块的拳头产品。研制的荧光血培养瓶于2021年10月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目前正在进一步的质量完善中,期望可以代替进口产品。2017年至今共获得发明专利4项,2019年入选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第21批创新长期C类人才项目。
周焕军
周焕军,1982年出生,现任新昌县长城空调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2005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金属管路件的创新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市、县级科技攻关项目8项,完成发明专利11项、使用新型专利26项。
主要成果:1.超薄壁预镀锌管高精度弯曲成形装备关键技术。灶具用输气管,国内普遍用碳钢管+表面镀锌处理,存在制作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盐雾试验不达标等诸多问题。通过研发高精度弯曲大圆弧回弹精确补偿技术、红外线自动探测激光切割、高精度电阻焊接支架与全自动封口、多工位压差式干式检漏等一系列全新工艺,从而打破欧美发达国家对超薄壁预镀锌管加工成形技术的垄断。
2.汽车高效热能管理系统应用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热泵空调上使用的同轴管替换原有的传统管路,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尤其可以降低电动汽车的动力耗损,增加续航里程。通过成功开发出满足客户使用的螺旋式高效热交换同轴管,为企业每年增加近两千万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