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法治之窗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意!这个“班主任”可能是假的

  通讯员 杨嘉琪

  “接学校通知,请各位家长交一下本学期的学习资料费、练习卷费、复印费等共计356元,以红包形式直接发在群里进行缴费,备注好学生姓名,谢谢配合。”某小学家长群内,“班主任李老师”发布了一则缴费通知,家长们看到后纷纷发红包到群里。但是,熟悉的头像、熟悉的昵称背后未必是熟悉的老师……

  忙得团团转的李老师刚坐到电脑前,就发现班级家长群内有红包刷屏,并已有人领取。李老师赶紧说明:班级从来没有组织收费,请勿上当受骗!家长这才反应过来,此老师非彼老师,大家都落入了骗局之中。当天下午,李老师、家长到派出所报警。最终经调查发现,这样的骗局在短短三个月内遍及多个省份,致使上百位家长受骗,涉案金额达5万余元。

  为何这群骗子能频频得手?

  一次聚会,小刚从朋友处得知了一个“生财之道”:潜伏进家长群冒充老师,谎称缴纳资料费骗取家长钱款。小刚越想越觉得这个“赚钱”机会难得,便找来两个“外援”——阿强和阿军,并承诺给予一定好处费,三人一拍即合。小刚等人先在社交软件上发布免费赠送游戏皮肤、账号等信息,吸引学生添加其为好友,同时要求他们分享家长群二维码以验明学生身份。三人扫码潜入家长群后,开始了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诈骗之途”。

  小刚先将自己的头像、昵称更换为班主任同款,并模仿班主任的语气编辑一条收取资料费的信息发至群内。同时,为保障快速收取全部钱款、分散诈骗资金流向,阿强在每次行动前会召集几个朋友冒充学校财务人员进群抢红包,并按照抢得红包个数给予“好处费”。当班主任和家长发现异常后,小刚、阿强、阿军等人就迅速退群,在网上销声匿迹。

  然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这几个自以为聪明的冒牌“班主任”很快就落网了。案件办理过程中,小刚、阿强、阿军等人面对检察官的释法说理,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表示愿意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正值开学季,收费项目集中,广大家长要提高警惕,再三确认收款方信息,保障资金安全。

  检察官提醒:

  一“看”:添加好友时注意核实对方身份,确认对方身份后再通过请求,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轻信。

  二“防”: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或QQ群二维码。学校在建立家长群时要注意提升群安全设置级别,开启群验证功能,谨防无关人员进群。

  三“查”:对于家长群中新加入的成员,要及时提醒群主或管理员,及时甄别核实进群人员身份。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冒充人员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微信号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据此核验对方身份。

  四“稳”:收到缴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不要盲目急于转账汇款,可以先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向学校、老师多方核实。

  五“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是被骗,要及时固定好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专版专刊
   第05版:法治之窗
   第06版:周边动态
   第07版:健康资讯
   第08版:公益广告
检察长携法进校园 送上开学第一课
人死债清之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
注意!这个“班主任”可能是假的
党建共建聚合力 优势互补促发展
广告
今日新昌法治之窗05注意!这个“班主任”可能是假的 2022-09-08 2 2022年09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