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沃洲论坛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新时代“城管精神” 打造“六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汤红俊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崇文守正、务实创新”的“新昌精神”已成为了城市精神,其所激发出来的活力,成为了新昌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逆境中前进的强大动力。县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正是在“新昌精神”的引领下展现出了“忠诚、尚法、勤勉、清廉”的新时代城管精神面貌,成为了一道靓丽“综合执法风景”。

  在广泛深入开展“新昌精神”大讨论的今天,我认为我们新时代城管精神是诸多“新昌精神”的集中体现。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跑线上,面对新形势、新期待、新要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打造“精致县城”这一目标,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主线,积极弘扬“忠诚、尚法、勤勉、清廉”新时代城管精神,全力打造出了“六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即聚焦党建引领、素质提升、精细管理、执法为民、依法行政、数字赋能等六个方面,打造廉洁型、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等六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一、聚焦党建引领,打造廉洁型执法队伍

  1.打造城市党建矩阵。按照“一队一特色、一队一品牌”的思路,全面打造了“综心向党 绣美天姥”机关党建品牌,打造了“城光”“剡行者”“城市先锋”“红船银辉”“规划为民”“以党建为引领 服务企业发展”“城市护卫队”等7个机关支部党建品牌,推动7个基层中队倾力打造“综心向党 澄心为民”“回望初心”“沃心向党 竭诚为民”“沙溪红”等7个先锋支部,形成了以机关党委为中心、“一队一品牌”集体发力的党建品牌矩阵,实现了党建与综合执法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2.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先进模范人物的熏陶、启迪、传承、激励作用,打造廉政文化走廊,教育全局执法干部始终把人民至上、执法清廉理念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采取集中宣讲、专题讲座、廉政约谈、警示教育等方式开展法纪教育,强化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加强日常和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完善制度建设,从源头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3.从严内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出台《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队伍建设量化督查记分办法》,建立健全“早点评、周检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创新搭建“执法+监督”新模式,整合内外各方监督力量,及时跟踪问效,从严内部管理,强化监督执纪,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今年以来,共开展各项检查150余次,发布督查通报33期,量化督查扣分处理52人,有效提升了队伍精气神和工作效能。

  二、聚焦素质提升,打造学习型执法队伍

  1.抓学习,不断提升队伍素养。坚持“思想教育+理论基础+业务能力”多维度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夜学、执法大讲堂等载体,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及业务主管部门精英骨干授课,统筹抓好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执法业务等知识学习,推动队伍素养整体提升。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与讲座18场,结对帮学12对,有效提升了执法队员的适岗性、执行力、服务效率以及履职水平。在2021年9月份全市综合执法系统执法办案比武中,我局团体综合成绩荣获全市第三,其中杨凯同志个人成绩全市第一,梁盼娜同志个人成绩全市第四,展示出我局综合执法队伍饱满的精神面貌、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业务水平。

  2.抓宣传,大力优化执法环境。建立健全宣传工作考核管理体系,制定出台《2022年度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办法》,细化全年宣传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评比赋分,推动全局上下积极挖掘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和推广我县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对外发出综合执法改革好声音。今年以来,新华网、中国网、《浙江日报》《绍兴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录用105篇,县级媒体录用327篇,在县委办、县府办信息考核中名列前茅。

  3.抓先进,营造争先创优氛围。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激励队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创造新经验、新做法,树立新“标杆”,在基层执法管理岗位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执法办案能手和先进典型,营造出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综合执法文化氛围。近年来,在先进典型的鼓舞感召下,全县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呈现出团结一致、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态势和发展活力,年度绩效考核连续多年荣获A类单位,其中刘波同志被评为绍兴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章鹤林、应军华等2位同志分别荣获2020年度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执法单兵体能比武活动优胜奖;董明同志荣获2021年度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十佳办案能手”称号;葛熠琦、俞夏雯等2位同志分别被评为2021年度全市最美综合行政执法人。

  三、聚焦精细管理,打造实干型执法队伍 

  一是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城市市容环境。紧盯短板弱项,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标准思维,制定出台《新昌县大型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城区停车位施划编制导则》《新昌县城区范围的非行车道区域施划标准》等一系列城市管理标准,通过细化管理标准,落实主体管理责任,进一步夯实城市管理基础,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加速推进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坚持高标准引领、高质量落实,全面深化“背街小巷整治”、“最乱街区”整治和“最美街区”创建等系列行动,深入开展城区户外广告、停车秩序、渣土运输、餐饮油烟、燃气安全、垃圾分类等专项整治,全力打造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市容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更实的举措抓好城市管理工作。实体化运作城管办,成立工作专班,组建督查小组,分区分片常态化督导检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通过“发现-交办-整改-反馈”工作闭环机制,统筹推动各相关部门合力攻坚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城市管理难题,有效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共印发督办单56期,月通报15期,发现24248个问题,整改率100%。同时,坚持统领全县各成员单位上下同步调、齐发力,牵头实施了城市管理“三到”改革,扎实推进城区“脏乱差”围剿战、集镇“五比”竞赛行动,组织开展城管“关键小事”行动,全面刷新了城市“颜值”,切实改善了城区脏乱差现象,有效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

  三是以更严的要求加强违法建设管控。坚持以“无违建”争先创优考核为主线,按照“创无违、控新增、消存量、优环境”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搭建综合执法、乡镇(街道)、村(社区)、物业等共同参与的联动管理平台,落实村民建房“四到场”制度,创新“城管+物业”管理模式,组织开展小区违建集中整治清零行动,以“无违建示范小区”创建带动我县控违拆违工作稳步推进。如昆仑府小区通过违建分类处置,共拆除17户28处违法建设,累计500余平方米,基本实现违建清零。今年以来,全县共处置违建点位1361处,拆除违建面积32.32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13万平方米拆违任务的248.6%,拆后土地利用面积14.29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94.3%。 

  四、聚焦执法为民,打造服务型执法队伍

  一是在转变执法理念上下功夫。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全面打破执法和服务两条线思维,深入贯彻“721”工作法,创新推行“非现场”执法模式,积极开展“情法兼顾”综合执法实践活动,采用“一劝二警三处罚”的工作方式,清单化管理轻微违法免于处罚事项,不断将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不断在执法铁军于细微处展形象、于服务中树威信,有效缓解管理对象的抵触情绪,增强市民群众的自觉守法意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温度。今年以来,共处理“情法兼顾”综合执法事件17068起,社会认可度持续稳定上升。

  二是在做实民生实事上下功夫。深化落实服务企业举措,聚焦渣土运输、广告设置、垃圾分类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查一次”2782次,减少执法扰民扰企2260余次。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创新“联企项目制”机制,开通了信用修复“绿色通道”,为56家企业提供了信用修复“上门服务”,帮助53家企业顺利完成信用修复工作。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招募160余名城管志愿者和30余名城市管理监督员,搭建“城管+”服务平台,推广“城管+志愿”活动,积极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有效畅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三是在抓实便民举措上下功夫。立足民生需求,深入推进养犬管理、渣土管理、户外广告等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市首创行政罚款在线支付宝缴纳罚款“一次不用跑”,有效提升了行政服务的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充分挖掘城市公共资源,积极拓展城市停车空间,合理施划新增4901个公共停车泊位,推动2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572个共享停车泊位错时向社会免费开放,创新推出“潮汐式停车”模式,对所有收费停车泊位在晚上21:00到次日7:30全面免费开放,对临时停放30分钟内免费停放,有效增加城区停车供给,满足了群众日常办事、购物等停车需求。

  五、聚焦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型执法队伍

  一是争当综合执法改革先锋。锚定改革目标,深度谋划、抢先开局、主动作为,顺利完成1309项执法事项划转,整合了民政、人社、水利、发改等4支队伍,赋权南明街道、沃洲镇等9个乡镇(街道)546项执法事项,推动了77.14%力量下沉,组建园区、库区和景区3支综合行政执队伍,打造行政执法指挥协调中心、案件管理中心和法制审核中心,建立一般案件“快查即办”应用场景,设立“警执联动”“检执联动”双机制,全面形成“三中心一应用二机制”新模式,真正形成监管执法全流程闭环体系,全面推进了执法改革工作有序落地。

  二是探索执法办案高效路径。紧抓执法办案主线,推行“全员办案、队长领办”制度,中队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办理案件,带领全员参与案件办理,全面营造“人人能办案、人人办好案”的办案氛围。加大对新划转执法事项案件办理力度,积极拓展行政执法“新案由”,不断提高两法案件比重。创设城区特勤中队,加大对全县重特大、疑难案件的办理力度,力争办理一批有影响力、有标杆性的行政处罚案件。今年以来,共办理案件41982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620件,罚没金额1218.25万元,同比增长4.23%;其中重大案件106件,同比增长1.92%,“非现场”执法案件25件,新划转领域案件82件,新案由77个。

  三是竭力坚守执法办案质量。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执法质量考评细则》,落实“一月一评查一通报”的案件评查制度,积极开展执法评议考核和案卷评查工作,全面规范了行政执法办案流程。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案件“五级”审核制度,多领域编制“教科书式”执法模板,切实提高案件质量,筑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六、聚焦数字赋能,打造创新型执法队伍

  一是升级智慧城管平台系统。按照“一平台三系统十应用”的整体框架,纵向对接市级平台,横向拉通城市管理数据资源,融合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城管指挥调度系统、管理数据综合分析系统三大系统,全面完成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问题智能发现、平台自主比对、网格员即时反应”的城市管理“快查即办”数字化工作机制,在线实时感知、动态分析、综合决策14类高频城市管理事件,全面将“数字城管”升级打造成为了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和评价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城管和综合执法平台。

  二是加快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坚持以“小切口”谋划“大场景”,积极对接省市县相关部门,全面系统梳理城市管理数字化改革需求,积极报送各业务线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三张清单”,共梳理出十个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目前,智慧停车、智慧渣运、智慧养犬、智慧控违、餐饮监管已上线运行,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工地、智慧街巷正在对接过程中。其中智慧控违应用已列入《2021年新昌县数字化项目建设计划》《绍兴市对接全省多跨场景重大应用“一本账”S0任务分解表》;融合通信系统,被列入《2021年度全市重大改革需求和场景应用清单》。

  三是构建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梳理部门权责清单,对照27个职能部门相关工作职责,精准厘清7大类部件81小类城市部件,制定出台《新昌县智慧城管工作考核办法》《城市管理“快查即办”工作机制》等相关文件,通过精准分析案件数据,量化考评各部门案件处理情况,生成包含上报率、核查率、部门处置率等重要指标的考核报表,并同步设立监督和反馈机制,有效畅通监管执法相衔接、事前事后相贯通的闭环式业务联动渠道,全面推进综合执法一体化协同作战,全方位杜绝了不作为、低效率等问题发生。

  (作者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沃洲论坛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科普博览
   第07版:生活社区
   第08版:公益广告
弘扬新时代“城管精神” 打造“六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今日新昌沃洲论坛04弘扬新时代“城管精神” 打造“六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2022-10-18 2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