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赟 王江 吕东方
4月28日下午,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工作交流会召开。嵊新两地共叙兄弟情义,共谋发展大计,拉开嵊新协同发展新序幕,全力以赴把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打造成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部枢纽。绍兴市发改委主任何坚刚,县领导黄旭荣、王奇洲、邵永明、王仲林,嵊州市领导裘建勇、潘超英、孙海荣、柴理明等参加。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嵊州艇湖科技未来城、绍兴弗迪电池,义甬舟(新昌)数字物流产业园、三花(大明市)工业园等地开展调研,实地了解两地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建设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等,现场谋划嵊新协同发展新项目,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双方表示,嵊新两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是一直以来的好邻居、好兄弟。近年来,两地交流不断增多,各层面对嵊新一体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共识加速形成,为双方深化全方位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何坚刚指出,谋划推进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建设,是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的重要举措。通过召开交流会,一定能开启嵊新协同发展新篇章。何坚刚强调,要联系常态,建立紧密协同发展制度,营造稳定合作环境。要联动创新,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以科技创新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要联合开放,加快打造战略大平台,持续壮大开放新动能。要联手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开创跨区域合作新局面。要联推项目,努力创塑更多嵊新协同发展标志性成果。绍兴市发改委将继续做好联络服务,继续向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建设倾斜,力争实现嵊新协同发展“1+1>2”效果。
黄旭荣指出,交流会的召开,对新昌而言,既是一次“学习取经之行”,也是一次“走亲访友之行”,更是一次“深化合作之行”,不仅让嵊新两地的关系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亲,也为今后两地合作越来越多、产业越融越深开启了良好开端。今后,新昌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始终秉持互补共赢、共同做大目标,加强主动对接,深化两地协同,以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为载体,进一步推动两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夯实发展后劲,持续拓宽发展空间,共同开创两地协同发展、互惠互利新局面。
裘建勇指出,交流会的举行让大家深深感受到新昌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势头,特别是新昌的科技创新、开放包容和大格局大视野更令人印象深刻。他希望,两地坚持共商共享理念,完善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科技、产业、交通、文化、生态、人才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一起发力共同争取推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以发达的交通网络赋能经济区建设;共建共享一批利于两地居民交流、方便群众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联手打造“唐诗之路联盟”,讲好“百年越剧”和“千年大佛”的故事,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促进两地文旅融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绍兴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庆章,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景尧,县委常委梁小平,嵊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尊隆和绍兴市发改委有关处室负责人,新昌、嵊州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