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两会特刊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参政议政发言摘要
 
2024年01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言献策 共谋未来
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参政议政发言摘要

  深化“工业立县”优先发展战略

  如何深化“工业立县”优先发展战略,谢江涛委员代表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提出建议。他建议,要加强工业用地保障和园区基础设施保障,加快畅通园区道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要把内生项目落地放在与招商项目同等重要位置,采取措施留住本地项目、扶强本地企业,同时重视供应链经济,把培育和发展供应链企业等同为“招商引资”,并予以相关政策支持。要把企业应用型人才激励放在与高端人才同等重要位置,充分尊重和保护企业家人才,出台应用型人才政策,鼓励本地人才回新返新。要把优势产业发展放在与新兴产业同等重要位置,建议针对优势产业出台“一产业一政策”,靶向性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扩能增量,巩固产业集群效应,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托新昌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发展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创新发展新优势。

  布局科技创新新赛道

  在科技创新方面,俞朝杰委员代表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提出,要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重树区域竞争新优势。要加快制订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人形机器人企业培育招引规划和企业培育梯队,争取形成一批人形机器人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扶植三花等先行的龙头企业成为生态型企业,努力把新昌打造成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组件的集聚区。要引导激励企业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加强对企业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引导激励,出台扶持政策,推广先行企业做法经验;加快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顶层设计和布局。聘请人形机器人专家把脉问诊,梳理需攻克的核心技术清单,夯实关键零部件基础制造研发能力。加快人形机器人领域人才引育,靶向引进人形机器人相关高层次人才。要加快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抓紧谋划机器人产业科创孵化集聚地,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集聚,壮大我县人形机器人产业企业群体。

  加强企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 

  我县立足法治增值服务,在“一个企业”到“一个产业”“单向要求”到“双向规范”“事后整改”到“事前预防”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并相继出台《新昌县重点产业合规专项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意见,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遇到一些问题。就营造企业发展良好营商环境,丁丁委员代表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提出建议,要加大企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健全清单精准普法,整合合规资讯服务,加强预警提示,引导企业负责人和员工树立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及诚信观念。要培育标杆引领示范,培育合规标杆企业,发挥示范效应,带动重视合规、主动合规氛围。要激发合规内生动力,探索金融激励、荣誉激励、信用激励等政策举措,激发中小微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转变。要鼓励支持各部门主动作为,探索合规指引与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有机结合,将市场主体合规体系运行效果与“双随机”抽查监管等机制挂钩,达到“剖析一案、预防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

  提高乡村建设精准度 

  经过多年探索,我县精妙乡村建设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改善提升空间。梁孟沛委员代表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就提高乡村建设精准度提出意见建议,要以建设精准性来绘就精妙乡村美丽画卷,积极引导农民全程参与,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挥企业在推进乡村善治方面的优势,为建设精妙乡村提供强大人才资源和物质支撑。要总结片区建设成功经验,以片带面推进精妙乡村布局完善。要加快项目建设,加强政策配套跟进,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政策集成、项目集中、要素集聚。要深化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激活改革,探索多种补偿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要加强项目统筹谋划,深化落实“负面清单”制度。要听取意见建议,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形成更加鲜明和合理的特色定位。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新昌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毛明委员代表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提出建议,要加大有效保护,夯实文化遗产的转化和发展基础,继续重视发掘新昌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认识新昌文化底蕴和特色。要强化活态传承,激活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把大佛寺整个景区打造成佛教中国化发祥地博物馆,重点打造新昌非遗馆等平台,常态化开展非遗赶集活动。要拓宽时代视野,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加强与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密切合作,让唐诗之路研究从隐学走向显学。要深化科技赋能,打造文化遗产的品牌工程,对全县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传承,创建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风景区;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一支定点文化解说员队伍,为文化遗产转化和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加速城西“四区”融合

  就打造精致花园城市方面的问题,张炜委员代表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要加大城西“四区”融合,注重顶层设计,加快塔山区块城市更新,在用地布局、设施功能、交通连接、景观系统等方面提升的同时,注重形象风貌的提升。要补足城西各区块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片区品质,整合碎块化土地资源,减少产业与居住混杂情况,实行局部的“退二进三”,着力推进高品质建设。加强南岩区块的商业配套建设,进一步吸引外来消费者,同时更好服务本地市民。南岩、七星、塔山区块因新昌江和潜溪江的分隔,割裂感明显,建议在潜溪江、新昌江交汇口建设大型的景观步行桥,既作为一个标志的景观建筑,更作为区块间一个重要的联系纽带。通过整体规划和高品质建设,让新昌城西塔山、七星、南岩、潜溪区块的融合发展,成为我县精致花园城市建设的靓丽风景。

  提升“乡理乡亲”运行质效

  目前,我县已建成“乡理乡亲”服务集市站点252个,实现全县219个行政村有效覆盖。为更好发挥“乡理乡亲”服务集市作用,金尧辉委员代表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提出,要持续探索实践,推进场景优化,突出“民生服务、政务服务、市场化服务”三大需求,做到边实施、边摸索、边提升,加快服务站点有效覆盖和服务事项顺畅运行。在民生服务上,更加关注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平衡;在政务服务上,建立健全监测评估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提升服务效能;在市场化服务上,坚持需求导向,协调各方利益,培塑服务品牌,不断增强市场化服务供给合力。要全面系统实施,确保长效运行,构建科学运行体系,形成人力资源库,做好传帮带工作。要发挥联动作用,赋能基层治理,通过将“乡理乡亲”服务集市纳入党群服务中心矩阵,推进硬件完善,构建多跨场景,让集市成为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提升学校后勤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县在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上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比,学校后勤保障服务方面仍显不足。潘春雷委员代表县政协提案委员会提出建议,要改善中小学校食堂和宿舍等硬件设施,全面摸排学校食宿现状,做好食宿提升工程规划并逐年分步实施。要合理完善学校食材及超市的招标和监管制度。导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食材成本价进行科学评估,确保食材质量,同时守住食品安全底线,鼓励国有企业参与投标起到杠杆和兜底作用。要改进桌椅设施,提供升降和午睡功能,实现高度可升降,并根据实际打造适宜的午休空间,将功能教室综合利用,实现午睡功能。要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监管和评价制度,邀请家长和社会公众代表参与学校后勤服务管理,规范中小学食堂经营者经营行为,提升所供餐品食品安全水平。

  加快民宿提质升级

  我县十分重视民宿产业发展,目前正常营业的乡村民宿共有196家,2023年五一假期,等级民宿平均入住率达88.58%,单日平均入住率达99.5%。就加快我县民宿经济发展,赵苏霞委员代表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建议,要在建房政策上提供新空间,制订扶持民宿业发展的建房政策,在外观设计、层高、建筑面积等方面放宽限制。要在激励机制上增添新动力,加大财政激励力度,鼓励民宿通过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吸引非节假日期间的客流量。要在配套服务上提供新保障,统筹建设公共活动配套设施,开发具有吸引力的徒步、骑行线路,增加旅游吸引力和停留力。要在营商环境上提供新体验,优化提升民宿经营的法治营商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要规范引导,服务发展,完善免罚清单,营造宽严相济的执法环境。要在宣传推介上寻求新燃点,加大民宿宣传推介力度,打响“天姥山居”民宿品牌,积极组织民宿走出去推介。

  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近年来,我县通过一系列文明县城建设新举措,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人居环境等都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蔡钧锋委员代表民建新昌县基层委员会提出对策建议,要多重引领,规范业委会建设,落实对业委会的管理要求,力争小区业委会覆盖率达到100%,探索建设“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构建共商自治机制。要强化保障,理顺监督机制,建立上下协调、齐抓共管三级责任体系,着力破解物业管理难题,落实部门主管责任,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填补小区执法管理缺失,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行动,对小区内乱搭乱建、损绿毁绿等行为依法及时整治。要探索创新,合力共建共治,凝聚多方力量,在探索中走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路。探索定价机制,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组建专业的国有物业公司,提升我县小区物业整体服务水平;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物业费代管中心,规范物业费支出。

  参政议政履职为民

  就如何提高履职能力方面,潘若平委员表示,只有勤学习,才能增强履职本领。要虚心向优秀的老委员学习经验、讨教方法,积极参加政协的培训和活动,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持续提升履职能力。只有强担当,才能展现委员作为。要当好政协委员,既要了解当前形势、全局工作,还要熟悉新昌实际情况,了解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要敢担当、敢作为。用好政协优势,当好党政决策“宣传员”、社情民意“调研员”、基层群众“服务员”,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只有善为民,才能彰显委员情怀。把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的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只有重品行,才能树好委员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好带头作用、主体作用、代表作用,敬业尽责、为民务实、清正廉洁,共同树立和维护委员的良好社会形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刊
   第03版:两会特刊
   第04版:两会特刊
   第05版:两会特刊
   第06版:时政要闻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建言献策 共谋未来
今日新昌两会特刊04建言献策 共谋未来 2024-01-17 2 2024年01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