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萍
本报讯 近日,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75岁房颤患者实施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术。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县人民医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新希望。
患者吕大爷长期饱受持续性房颤困扰,多次药物治疗均未见理想效果。经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全面评估,决定采用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技术。手术过程中,心内科团队通过介入导管,精确定位Marshall静脉开口,经球囊扩张封堵后,将无水酒精注入该静脉,使附近心房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成功阻断异常电信号。术后,吕大爷恢复良好,心律失常症状消失。
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紧密配合。心内科医生介绍,Marshall静脉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需达到毫米级精度,确保酒精精准注入,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Marshall静脉作为心脏解剖中的特殊结构,与房颤、二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紧密相关。传统导管消融术对部分患者疗效有限,而无水酒精消融术基于化学消融原理,能够精准损毁Marshall静脉及周围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
与传统消融技术相比,无水酒精消融术优势显著。该技术适用于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失败或复发病例,突破了解剖限制;避免反复射频能量损伤以及因消融过度引发的心脏穿孔,降低并发症风险,实现微创高效;能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减少患者再入院率,长期疗效良好。
目前,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在国内部分医院已开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地市级医院开展较少。此次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术,填补了本地区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未来,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将进一步完善此项技术,为更多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持续推动区域内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