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项泽统 车丹妮
本报讯 昨日,记者走进中财管道生产车间,多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原材料被快速输送、加工、组装,蜕变成为一个个精致的成品,然后输送到智能检测线。
“这是今年全新投入使用的‘5G + AI’视觉检测系统,它可是我们生产线上的‘超级质检员’。”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制造部生产经理许涛表示,以往人工检测产品,工作人员需要将产品取出,从里到外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极易出现人为误差,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如今,这套先进的系统具有5G专网高速、低延迟特性,实现实时图像数据的无缝传输。它结合AI视觉检测技术、视觉算法和算法分析,能够精准地对产品表观、裂纹、变形等各类缺陷进行“地毯式”检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立即记录并触发报警灯鸣响。“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减少了人工检测时间的浪费,提高了产品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许涛说。
中财管道是一家集塑料管道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自1995年成立以来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国内管道集成解决商。近年来,中财管道启动“5G全连接工厂”建设,通过制造数字化转型改造,亩均效益提升150%。这一数据背后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能量。
厂房内随处可见“5G智能物流机器人”,该公司以“5G + MEC”组网方式为基础,已构建一套完善的5G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在车间里,全自动化生产线与AGV小车配合默契,高效完成产品的生产、搬运、入库等一系列工作。“得益于人机协同的模式,如今每名工人能够轻松监控三条自动化流水线,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不良率还降低15%。”生产制造部总经理助理龙攀表示,在高效有序的运转下,该公司日产量稳定保持在2000万元规模,展现出强大的生产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关键靠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关键靠科技创新。该公司不断通过自主设计和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均超销售总额的5.3%,成功开发给水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复合管道系统、船舶用管、矿业用管、农业用管等新产品,目前,共有有效专利1000多项,累计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40余份,为自身争取到更多的行业话语权。
为进一步鼓励和激发技术创新,中财管道专门设立创新基金,以项目评估的形式对技术人员给予奖励。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工作中。此外,该公司还积极与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通过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中财管道能够及时获取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优势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中财管道的创新之路并非孤立前行。“创新背后离不开政府创新环境营造、政策激励等方面的帮助。”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中财管道更加坚定了科技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