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景飒 马帅东
本报讯 在镜岭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推进过程中,沙溪镇移民工作组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以高效协调能力为移民群众排忧解难,书写了一段暖心故事。
户主丁婉贞与小儿子吕汉军一户,早在6月30日便顺利完成签约。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难题。丁婉贞与吕汉军符合分户条件,可由于四个兄弟姐妹多年未曾走动,彼此联系甚少,难以凑齐所有人共同办理分户手续,导致分户之事一拖再拖。随着时间推移,丁婉贞和吕汉军逐渐对分户不抱希望,打算放弃。沙溪镇移民工作组深知,分户与否直接关系到移民家庭的切身利益,若能成功分户,将为丁婉贞一家争取到最大化的移民权益。
“必须让政策红利落到实处!”工作组立即主动作为,开启了一场“多方奔走”的协调行动,工作人员多次在杭州、绍兴等地奔走,逐一联系吕汉军的其他兄弟姐妹,他们一次次上门沟通,一次次电话联系,耐心细致地进行沟通解释,从家庭情感谈到移民政策,经持续努力,7月6日,分散多年的四兄弟姐妹终于齐聚一堂,共同办理了分户手续。在分户手续办理完毕后,吕汉军特地给工作组送来了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工作人员热忱相助的感激。“没想到工作组比我们还上心。”丁婉贞看着分户材料上的签名,眼眶有些湿润。这场持续一周的“协调接力”,不仅让政策规定的安置权益得以落实,更让离散多年的家人在移民搬迁的机缘中重续亲情。沙溪镇移民工作组用坚持证明,移民工作不仅是丈量土地、清点房屋,更是丈量民心、缝合情感。
自镜岭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开展以来,沙溪镇移民工作组始终秉持“服务群众、保障利益”的宗旨,像这样为移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案例还有许多。他们像穿针引线的“织网者”,用政策精度与情感温度编织着移民安置的保障网,让每个搬迁家庭在拥抱新生活时,既揣着踏实的政策“明白账”,也捧着温热的亲情“连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