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裕
本报讯 呼吸心跳骤停,看名字就知道发病急、进展快,一旦发生,患者甚至需要紧急安装 ECMO(体外膜肺氧合)来暂代心肺的职责,维系机体的血运与氧合。日前,县人民医院收治一位特殊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在血透室、肾内科、心内科、介入中心、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密切配合救治下,在未启用ECMO的情况下,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李大爷是位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三次,从不敢间断。同时,李大爷还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心脏血管放过支架,随着患病年限越来越长,他的病情愈加难以控制,连重症监护室都进了好几次。
这一天,李大爷像往常一样来到县人民医院七星院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过程中,李大爷突发意识丧失、心搏骤停,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法测及,血透室当值护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判断患者为呼吸心脏骤停,即刻对其行心肺复苏术。抢救过程中,血透室、肾内科医护团队各司其职,经过30分钟复苏,李大爷的自主心跳终于恢复!
此时李大爷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其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情况紧急。心内科俞海风主任团队评估患者情况后,建议立即送至总院介入中心进一步抢救,同时建议紧急安装ECMO,在ECMO的保护下行冠脉造影检查(PCI)。
但是ECMO费用高,李大爷基础情况差,后续彻底治愈的可能性小,患者家属选择不使用ECMO。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最终心内科在介入中心设施完备、重症医学科团队生命支持下,冒着无ECMO支持、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心跳骤停风险的情况下,顺利开通血管,放入支架。李大爷的冠脉恢复了血供,但由于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术中还是出现了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他的救治还远远没有结束。
术后,李大爷被送至重症医学科进行下一步抢救。重症医学科明自强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接诊后,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也是一场对重症医学科团队的考验,不容松懈。
李大爷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此次PCI治疗使用造影剂可能会加剧患者肾损伤,并且术后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血压需要大剂量升压药维持,呼吸需要呼吸机高调节支持……明自强主任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冒着风险在无ECMO支持的调节下,对李大爷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逐渐调整呼吸机参数,仔细滴定各种升压药物,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RRT)调整紊乱的内环境。
重症医学科团队的盛医师每天都会通过Picco、重症超声检查评估患者心功能、容量状态,动态调节患者管活性药物剂量维持循环稳定,以及调整患者脱水量;董医师通过调整镇痛镇静剂量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并做好呼吸机支持;梁医师担心患者肺部感染,间断给李大爷做支气管镜吸痰,每天给患者鼓肺;求医师也会经常了解李大爷的病情,分析病理生理状态,为患者治疗方案作出调整;护士长及管床护士在做好护理工作之余,也不会忘记给患者家属带去鼓励及支持……最终,李大爷成功脱机拔管,并在病情稳定后,转至七星分院肾内科进一步治疗。
此次成功救治案例,充分彰显多学科联合诊疗的重要作用。血透室和肾内科的快速响应和初步诊断、心内科的专业抢救和诊疗、重症医学科的深度生命支持以及介入室的技术支持,各学科团队紧密协作,凭借专业素养、丰富临床经验以及先进医疗技术手段,针对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最优治疗方案,成功在未启用ECMO的条件下,帮助患者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