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养老工作。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水平,开展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建立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库,逐步形成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积极做好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建设的引导和服务工作,督促家园村庄养老休闲度假中心和阳光福利中心的建设。
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积极筹划第二轮慈善冠名基金活动,打造慈善救助品牌,在做好助学、助医、助困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救助载体。开展慈善项目调研,探索新的募捐形式,针对不同群体策划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调动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与媒体密切合作,大力宣传慈善文化、慈善工作和先进典型,做好慈善募救活动集中宣传。
完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根据新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组织实施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选举依法有序进行。按照全县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加强督查指导,确保2011年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全县全覆盖。结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规划验收等环节,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制度程序、议事决策、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透明度。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积极创建省级和谐社区。
规范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建立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核定工作细则。规范低保运行机制,按照新的低保标准对低保户进行扩面和提标,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低保户档案管理,全面建立一户一档。加大助医解困力度,2011年医疗救助筹资水平达到人均9元,当年度结余不超过10%,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集资额的15%。实施新的医疗救助政策,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比例,并争取实施即时结算,方便困难群众就医。严格执行低保工作机制,确保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最低救助金额不少于60元,低保对象的平均救助金额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50%。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积极筹措临时救助资金,规范救助管理程序。深化“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开展社区应急演练,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提高优抚安置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待抚恤水平,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重点优抚对象“三走进”活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实施“关爱功臣,永葆光荣”系列活动,安排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和短期疗养。继续完善医疗保障机制,积极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医疗保障。系统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履行协调职责,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人数预测、动员报名、资格审查、档案转接等工作。规范信访接待制度,健全信访复查复核机制,引导信访人通过正当信访途径解决信访问题,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及“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等主题,积极推进我县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探索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体系,争取在各类社会组织中全面铺开评估工作;开展年度行业协会(商会)及民非单位评估。进一步加强社团收费资金管理,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
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深化殡葬管理改革,加大殡葬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殡葬违规事件,加强对村级公益性公墓的督查管理,提高村级公墓的入葬率,发挥村级公墓的最大效益。加强殡仪服务设施建设,规范殡仪服务市场,提高殡仪服务水平,积极推行绿色殡葬。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加强与档案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县地名基础数据,建立地名信息系统,推进我县地名信息化应用工作,提高地名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认真开展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扎实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的发放和后扶项目计划编制,督促指导项目的实施,年度项目完成率达到90%以上。
完善系统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纪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廉政防控机制,加强作风效能监督。组织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争先创优等活动,引导干部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积极适应电子政务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切实提高政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通讯员 吕梁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