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人文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清末高僧兴慈法师书作见知录
~~~清末高僧兴慈法师书作见知录
~~~清末高僧兴慈法师书作见知录
~~~清末高僧兴慈法师书作见知录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空境寂 道德第一
清末高僧兴慈法师书作见知录
  兴慈(1881—1950),法名悟云,别号观月,又号瞻风子,俗姓陈,原新昌桂溪乡西坑村人。14岁从父出家,入天台山方广寺为僧。1932年,接任天台山华顶寺住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佛教同仁会会长,负责难民救济等慈善事业。一生教演天台,行修净土,弘法40余年,在佛教界以“道德第一”著称。著有《二课合解》、《金刚经易知疏》等。被尊为“天台宗第四十二世祖”。 

  兴慈法师擅长书法,诸体备精,东南各大名刹皆有其题刻。曾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为天台高明寺书写楷书“佛”字,被凿刻在该寺东边的悬崖上,字径七米多。落款为“石梁比丘兴慈书,清光绪戊申,释子彦慧摹刊。”在圆通洞边有一方“一心念佛,即是菩提”的摩崖石刻,字径17厘米,传为兴慈法师所书。在天台山华顶寺书有“不入二门”和“容大千界”门额。在国清寺妙法堂有三副楹联,分别由篆、隶、楷三体书写。天王殿韦驮像前有一副楹联和立于西厢房壁间的一块碑记即《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分别用楷体和隶书体书写,保存完好,已十分难得。在2012年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近现代名人手迹专场”上,惊现一幅兴慈法师的精品力作“心空境寂”篆书横披,1945年6月书于沪之法藏寺。整幅书作,布局谨严,行笔散淡,格调清雅,幻化出法师超尘脱俗的心境。 

  (徐跃龙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人文
   第06版:金色田野
   第07版:法治之窗
   第08版:专刊
心空境寂 道德第一
戏剧家、柳亚子女婿陈麟瑞
彼苍庙庙会
【大庆桥】
今日新昌人文05心空境寂 道德第一 2014-01-21 2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