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原104国道与到大明市方向的公路交接处开始步行,看到公路两边早餐、饮食等店面较多,还有不少卖西瓜、果蔬之类的流动摊点,与往日路过见到的情形一样,零零星星地总能看到些杂物。
在羽林街道办事处门口,记者看到一位环卫工人正在公路上清扫。她穿着“新昌环卫”的黄色背心。据介绍,公路并不属于马大王村的保洁责任范围。
走在马大王村的巷子里,看到路面十分清洁,边上小沟里的水也十分清洁。一位开着副食店姓梁的村民说:“随便哪天来我们村看,都是这么清洁的。村里有人专门保洁的,我们自己看到店门口有垃圾的话也当即清扫的。”
马大王村村委主任俞柏洪告诉记者,该村有4名专职保洁员,其中1人专门负责3座公厕的保洁,3人负责路面保洁。同时,该村还形成了“村干部包组、包路段,党员包片”的工作机制,有力推进“清洁家园”行动。
去年,马大王村作为羽林街道的“种子选手”冲击全县“清洁家园十佳先进村”,虽然没有获评“十佳”,但通过一年的创建,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环境意识。俞柏洪说:“村民吃甘蔗的时候,看着清洁的路面,都会自觉将渣子捏在手里,丢到垃圾桶里。”每逢“七一”进行 “党员义务大扫除”是马大王村的传统活动,但今年未再安排该项活动。俞柏洪说:“已经没有陈年垃圾可以让党员去清扫了,党员只要做好监督、宣传工作就行了。”
虽然公路不是马大王村的保洁责任范围,但毕竟是该村的“门面”。如何做好公路的清洁工作一直是马大王村两委干部在思考的问题。俞柏洪说:“资金投入有限度,管理工作无止境。我们接下来将着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附近居民的环境意识,逐步实现清洁家园里外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