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到下田村社区服务中心附近时,看到太平塘碧波荡漾,水杉树倒映在水中,许多村民在池塘边洗衣服,呈现出一幅恬然的农村生活图景。路边一民居的墙壁上,记者看到“实施五水共治,建设诗画梅渚”的标语特别醒目,然而一路之隔,就是一条飘着异味的小河道。河道里有果皮、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水流较少且浑浊,水面漂着少许泡沫,水底是白色的沉淀物。
村民告诉记者,这条被称为“大坑”的河道有垃圾,可能与上游村庄的垃圾被水流带下来有关,该村近十家榨面厂排放的废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产生了污染。沿着“大坑”往下游走,记者发现河道上散布着各种生活垃圾,其中一段被放养的鸭子一搅动,整个水面变成了灰黑色。再往下走,在靠近山头变电所的位置,河道从地面消失,变成了一滩死水,水面几乎成了乌黑的泥浆,还冒着气泡,不时有一股股难闻的气味飘来。仔细观察才发现,在植物遮盖的地方有一个涵洞,少量水从那里流走。
有村民告诉记者,大坑水面本来挺宽的。后来园区建设修路后,大坑被改道,水流通过涵洞排到新挖的沟道里。有时涵洞被堵住,遇上大雨,污水就会漫过水泥路,甚至倒灌到不远处村民家中。他们希望沿河道各村能够抓好环境治理,不让垃圾进入河道,也希望园区能按照整体规划,早日将村里的污水管网并入园区污水处理系统,让乡村更清洁、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