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会”期间,县政协提案委都会收到数以百计的委员提案。这些提案内容丰富,涵盖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运用政协提案形式,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近年来,委员们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推动落实为重点,紧扣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建睿智之言,围绕重点热点问题谋前瞻之计,围绕促进民生改善献务实之策,在提案的可行性、针对性上下功夫,提出了许多有分量的提案,涌现出了一大批提案高手,有力地提升了我县政协提案工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条条高质量的提案背后,凝聚着委员们不懈的努力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那么,这些提案是如何形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带此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政协委员,听他们讲述了许多提案背后的故事。
亲体会 解难题
商平和把惠民放在首位
日前,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决定对现有城区公交运营体制进行改革,同时整合农村客运资源,拓宽城乡公交服务覆盖面,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城乡公交服务。这一政策是县政协委员商平和多年的心愿。
商平和现任新柴集团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作为一名在企业工作的政协委员,商平和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区企业转移至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已形成一个庞大群体,但由于公交线路布局不尽人意,职工上下班乘车非常不便;同时,这些企业还与外地众多配套企业合作,客户来往频繁,交通设施的滞后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他告诉记者,新昌大道西路至金星村沿途无公交车站点,公交网络存在盲区,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峻,公交改革迫在眉睫。为此,他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深入观察调查,在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意见,改善新昌交通环境的建议》的提案。经县政协主席会议协商确定,该提案被列为2014年县政协1号提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建议被列入县政府十大为民实事工程之一,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和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实施。面对这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商平和说:“我只是尽了一个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
“要想形成高质量的提案,实非易事。”对此,商平和深有感触。早在2011年,他就开始拟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改善新昌交通环境的建议》,之后每年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为了解相关情况,商平和多次到交通局、公交公司走访,就站点设置、线路布局等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探讨。他还亲自体验乘坐公交车,遇到了漏带5角硬币等尴尬局面。通过实地考察和详细咨询,商平和了解到我县公交发展现状和相关单位、企业的难处,意识到仅仅要求公交企业制定方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出台相关政策,才能对公共交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最终解决城乡公交效益与惠民之间的矛盾,确保公交企业良性发展。
商平和说,虽然企业日常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十分看重政协工作,“运用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是为老百姓谋福祉的一件大事。”
勤发现 务实办
吴军民给自己出难题
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钦寸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吴军民的提案大部分与水利建设相关。在担任县水利水电局副局长期间,吴军民分管工程建设,亲自参与了新昌江城区段整治工作。2008年建成新昌江城区段南岸长约3500米的步行长廊后,他发现新昌江北岸五马园至七星大桥段河堤道路没有全面改造,两岸极不协调,于是提出了《协调整治新昌江城区段建设,适时启动江北综合建设步伐》的建议。如今,江北整治与建设工作开展良好,变化有目共睹。
新昌江污染一直是全县人民的一块心病。在建设江滨公园时,吴军民看到新昌江河道底部的石子因遭受污染而泛黄变黑,他意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新昌江不能仅靠冲刷与稀释,必须清运多年沉积的淤泥。在“五水共治”集结号吹响之际,今年2月,吴军民提出了《“洗涤”母亲河,以刮骨疗伤之术治理新昌江污水》提案。
近年来,因污染危及饮用水安全的案例时有发生,建设第二水源、保障供水安全十分必要。目前,我县城区仅有长诏水库一个水源地,供水安全危如累卵。为此,吴军民撰写了《关于利用钦寸水库推进新昌城市应急供水水源系统建设的建议》,利用钦寸水库建设应急供水水源,希望在钦寸水库建造配水口,确保两个水系独立的饮用水源地。该提案被列为2013年政协1号提案后,今年3月,钦寸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根据该提案出台了《在钦寸水库建设配水口的建议》。吴军民风趣地说:“我这是自己给自己找事。但我觉得这件事必须要做,至少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城区居民因供排水检修而造成断水停水的现象。”作为政协委员,吴军民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头脑,一旦发现问题,敢提能办。他说,因为懂这行,所以看得深、提得精。
重细节 优方案
何孟荣用心设计蓝图
走进绍兴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孟荣的办公室,对门墙上挂着该公司设计建造的“望江楼”,飞檐斗拱,美轮美奂,每一处都尽显惊艳。翻阅何孟荣历年提案,担任县政协城市建设组、城市资源旅游组组长的他,一份份提案就像一砖一瓦,赋予其经济有效的实用性、见微知著的超前性。
近年来,治堵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西镇南路接口鼓山中路,道路本就不宽,加上人流密集,车辆时常排起长队。加阔西镇路需要拆迁,投入巨大,要从长计议。那么,如何在短期内改善交通环境,又能控制最低成本?何孟荣多次穿梭在这条道路上,寻找突破口。他注意到道路一侧的公共厕所占地大,阻塞了侧边通道,但贸然拆除公厕,会给周边居民造成不便,因此何孟荣并没有将它作为首选方案。在一次次商讨、分析、总结后,西镇南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跳入了他脑海中:许多十字路口都开始设置待转区,如果为西镇南路右转进入鼓山路的车辆开辟一条专用通道,一定能改善道路拥堵情况。经与相关单位研讨,何孟荣终于找到了一个在不实行大面积拓宽、缩减成本的情况下的最优方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这条“捷径”发挥了它的实际作用。何孟荣说:“每个提案从初步想法到最终形成,都需要反复考量,优中择优。”
注重细节是何孟荣做建筑设计时惯有的状态,发挥预见性,从小处着手,为大工程做好铺垫也是他提案的精髓。针对当前全面开展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何孟荣认为,除污工程虽然工艺要求不高,但事关民生大计,功能保障很重要,不能因为在农村施工就降低标准。为此,他提交了《关于规范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的建议》,分析其中利害并提出相应措施,得到了监管部门、施工单位和农村监督员的充分认同。
近年来,何孟荣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提出了《关于钦寸水库淹没资源抢救性利用的建议》《关于拆违要彻底,新建要规范的建议》等众多提案,每一个都切中时弊,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何孟荣告诉记者,这些提案形成前,他都要与承办单位保持密切联系,诊断症结,改进提案。他说:“只有操作性强了,承办单位重视了,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否则,再多的意见建议也只是一纸空文。”
善提问 保民生
潘若平的提案不嫌多
潘若平从1987年起担任县政协委员,近年来每年保证提案10件以上,2012年两件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2013、2014年各有一件被列为重点提案,在今年届中述职考评中综合得分第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资深委员。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潘若平是一位热心肠、有威信的群众代言人。
曾经,一位家住南门的大妈上门寻求潘若平的帮助,说有一整条街没有安装路灯,社区居民出行十分不便。潘若平听到后,第二天就去实地查看,将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困难。我县城区乱停车现象屡禁不止,遇到人流量大时甚至寸步难行,潘若平也是深受其害的千万人之一。为此,他连续两年提出道路停车实行咪表收费的建议。现阶段,我县已设置多个停车收费点,交通环境显著改善。2013年,他根据附近居民反映与自身的切实感受,提出了《关于治理晨练噪音扰民的建议》,相关单位已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了有效宣传与管理。“政协工作就是运用推己及人的辩证思维,委员们切身感受到的困难,正是群众所处的窘境。”潘若平说,“关注身边的小事,认真对待群众反馈,是我写好提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潘若平有着强烈的本土特产品牌保护意识,曾连续两年提交了《关于加强大佛龙井品牌保护的建议》《制定法规,加强对小京生品牌的保护》等提案。作为县政协土地环保组组长,潘若平对生态环境问题尤为重视,当看到一些人在长诏水库钓鱼,并将化学饵料投入水中时,他觉得必须阻止这样的行为。在库区实地考察时,他还发现了保护区内游泳、洗涤、放养畜禽等现象,如果不整改,危害无穷。于是,经多次走访环保、水务等部门和小将镇政府,与工作人员一同到库区调研,撰写了《重视长诏水库水质保护,加强源头治理力度》的提案。后来,长诏水库成立了水源保护执法中队,从根本上消除了“不能管”、“管不住”的现象。潘若平多年的努力也有了结果。
“政协委员不是写提案交差,而要发挥提案的作用,真正改善百姓的生活。”潘若平说,他的每个提案形成,至少需要半年。今年政协会议一结束,他就开始着手准备下一届政协提案,目前已有3个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