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综合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县交警大队切实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
~~~县交警大队切实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
~~~县交警大队切实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
 
2015年08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4+”勤务模式让警力跟着警情走
县交警大队切实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
  通讯员 陈勇

  今年以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从强化勤务管理入手,创新管理手段,改革勤务模式,着力提高管理效能。创新推行的“4+”勤务管理模式,即增加高峰时段“排堵岗”,增加“110”接处警“联动岗”,加强“次要道路”秩序管理,加大“城区道路违法行为”纠处力度,有效缓解了城区(特别是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道路的畅通有序。

  增加高峰时段“排堵岗”,提高见警率

  在机关科室、窗口单位内部挖潜,领导干部带头全员上岗排堵保畅,每位领导干部“承包”一个路口,同时要求民警“提前上岗,延迟下班”,着力提高道路交通特别是早、晚交通高峰时段的“见警率”。目前,大队的早、晚高峰从原有的41个岗位已增加到56个岗位,岗位数增加了37%,确保每个重点路口、每个结点区域都有民警疏导管理,形成了“点、线、面、块”链接式和协调式岗位格局,有效避免了民警“单警作战”和“顾此失彼”的现象,西区转盘、鼓山大桥、世贸中心等重点区域原有的时段性拥堵得到了有效缓解,城区高峰时期交通畅行格局得以体现。

  增加110接处警“联动岗”,提高处警率

  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整合各路管中队警力资源,由各路口执勤组负责民警组成了“机动接警小分队”。在高峰时段,小分队参与城区事故接处警和巡逻管理工作。结合大队“智能交管”建设,通过遍布城区的高清视频探头和350M数字对讲系统,将警力在接警时间上尽量缩短,在接警区域上做到全覆盖,及时有效处置警情。同时,大队在实行全警接处警工作模式基础上,又在各责任路口增设了接警“联动岗”,确保快速妥善应对交通类的警情,也使民警能够“就近”接警,全方位处警。“警力跟着警情走”的措施,也有效避免了同一警情“重复”报警、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与大队交管中心重复指派现象的发生。

  加强“次要道路”秩序管理,提高管事率

  在严管主干道交通秩序基础上,不断加强次要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的“三乱”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大队还从进一步强化民警的管理涉及面入手,不断强化“治堵先治乱”理念,要求路口执勤民警、协辅警加强对路口非机动车乱停放、小摊小贩的教育管理,以“小”促“大”,畅通次要路段、背街小巷,加快主干道的交通流。同时,不局限于“静态”违法现象的执法管理,延伸触角,扩大辐射面,加强天姥路、南坑路、石城路等主干道周边次要道路违法现象的执法管理,有效遏制了违法现象的蔓延,努力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

  加大“城区道路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高纠处率

  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对城市道路“十类违法行为”整治工作要求,采取部门联动、“一周一整”等管理手段,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酒驾、闯红灯、违章停车、闯禁行区域等“常见病”、“复发病”的执法治理,严厉打击道路突出违法行为,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大队以各项专项整治为平台,将整治“城市道路十类违法行为”作为今年一项主抓工作,在前期排摸梳理基础上,着力于重点治理区域的执法管理,分别在世贸中心、东联菜场、钟楼菜场等地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整治行动。今年1—6月份,大队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36924起,其中现场查处机动车违法行为16067起、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25040起、非现场查处95817起,严厉打击了道路违法行为,净化了道路环境,确保了道路交通的平安、畅通、有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汽车资讯
   第06版:新昌警方
   第07版:中国电信
   第08版:专刊
在抗日烽火中走上革命征途
“4+”勤务模式让警力跟着警情走
我县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
今日新昌综合04“4+”勤务模式让警力跟着警情走 2015-08-12 2 2015年08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