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公安局党委关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暨“守纪律、讲规矩、听指挥”专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动员、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创新交管服务措施等形式,积极推进信息化实战警务全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党员民警党性修养和为民意识,以实际行动来回应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对大队交管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为确保专题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大队精心组织谋划,认真制定活动措施,扎实搞好思想发动,成立了大队党总支书记张齐招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设立活动办公室,制订了《交警大队关于开展“三严三实”暨“守纪律、讲规矩、听指挥”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信息化实战警务全警实践的实施方案》、《交警大队开展“修身做人”专题学习方案》,夯实了组织制度保障。在县公安局动员部署会后,大队即于5月25日召开了全体党员民警参加的大队“三严三实”暨“守纪律、讲规矩、听指挥”专题教育动员会,将5月15日市公安局动员会精神特别是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凌志峰同志的讲话要求和县公安局有关活动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民警,要求民警对活动的要求、原则、步骤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浓厚学习氛围,大队还在停车场围墙、五楼会议室、六楼文化长廊等处制作粘贴了专题活动宣传标语。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党员民警对专题活动的熟悉度和理解度,大队还专门制作了“以信息化实战警务为引领全民推进四项建设”桌牌,放置于每位民警的办公桌前,时刻督促民警遵守警纪条规,努力开展全警实践。
为使党员民警深入领会专题教育活动内容实质,增强党性意识和为民意识,大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活动。党总支书记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忠诚、为民、实干的好交警》专题党课,从“高度认识三严三实的精神内涵、认真查找全体民警不严不实的问题、全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精心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方面,与党员民警进行了探讨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党员民警对本次专项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各党支部按照大队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开展了集中学习,内容涉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内务纪律等方面,要求把学习体会和心得摘抄入笔记,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记。并结合每周一学习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学习研讨活动,不断加深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以学习“全国先进工作者”吕伟兴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大队深入开展争先创优工作,通过选树具有代表性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点带面,逐步进行全面推广,以此带动全队各部门争先向上。根据县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大队深入开展“修身做人”专题学习研讨,通过组织全警学习《全警阅读计划表》所列阅读参考篇目,定期学习我省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例,使广大党员民警进一步认清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思想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着力解决信息化实战警务推进中问题,大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期间,大队共召开座谈会2场次,收集意见建议7条,回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89条,为找准问题结症所在,解决工作问题和作风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结合人大、政协提案回复工作,大队领导带头走访辖区客货运企业、汽车站、旅游公司等,认真听取企业对交通管理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大队还多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与社区群众代表、人大、政协、媒体代表进行座谈,征求大队在队伍建设、窗口服务、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微信、两台一报、网站等媒介渠道,与网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倾听群众在事故处理、执勤执法、便民服务的心声,认真回应群众提出的热点问题,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围绕道路交管中心工作,大队紧密结合信息化实战警务战略,设定了具体年度目标并向社会作出了公开承诺。通过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时限的“三明确”措施,自我加压,促进大队党员民警履职担当,激情干事的工作劲头,以此激发信息化实战警务在交管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大队通过严格执法办案程序、规范执法培训教育等措施,不断加强队伍管理,努力解决突出执法问题,切实提升公安交警整体办案能力。一是严格规范执法办案,制订《案件质量评审工作规则》,通过全面评案,查找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了案件主办人、专兼职法制员、大队领导三级审核把关制度,对每一起案件进行审查、审核和审批,从严把好案件质量关,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二是积极开展绩效考评,继续将绩效考评作为促进交管工作的“指挥棒”,始终抓好绩效考评的过程管控,在按月考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系统建设,结合部门工作职能,逐步完善考评项目。进一步理顺各层级职能指标关系,积极探索对民警考核的工作机制,提升民警工作积极性。三是有序实施全警培训,完善教育培训计划安排,紧紧围绕“信息化应用”和“实战警务”两大中心内容,实现全警业务培训教育与日常具体工作紧密结合的常态化教育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全警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开展业务素质提升培训班、每月基础法律知识考试、路面执勤民警事故处置技能培训等活动,全面带动大队民警业务水平的提高。
大队还结合道路交管工作实际,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一是立足三级网格,建立人车路“信息化”档案。大队结合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县政府主导、乡(镇)政府主管、农村工作站主抓”的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建立起一个“县、乡(镇)、村”三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智能监管网格。从2014年11月至今,已在全县150个行政村进行了试点推行。在农村信息员走访摸排本村人车路基础上,通过电脑、手机上传相关信息到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实现了150个行政村辖区内15265余辆机动车、17804余名驾驶人、430公里乡村道路等基础信息的信息化建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实现了人车路“户籍化”管理。二是加强信息联动,实施智能平台研判指挥。为提高农村道路交管工作的针对性,大队建立了融交警智能指挥系统与农村治安监控系统于一体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并专门设立了研判分析部门,加强对三级智能网格的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在汇总信息员通过平台上报的人员、车辆、事故隐患等信息基础上,及时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发布预警信息和处置意见,指导各级网格开展针对性的车驾管工作和路段隐患治理开展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动预警和先导作用。三是拓展便民措施,搭建信息服务新渠道。借力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与公安交管业务平台信息互通的优势,通过“新昌交警”微信平台和农村道路交通网格化智能管理平台,开展交管业务网络远程办理,极大地便利了农村群众的车驾管业务办理。农村群众可足不出户办理交通违法、车驾管等交管业务。期间共开展驾驶人体检、驾驶证审验换发、机动车上牌检验等咨询服务1500余次,驾驶证车辆信息、交通违法信息查询8600余次,网上驾考知识学习1400余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