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人文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方腊起义在新昌(下)
  当时新昌境内对抗义兵乡兵团练多头并起,各自为战,共同剿灭义军。其中《新昌县志》有记载的有雪溪董公健(1056-1211),领六个儿子及乡邻族众拥兵自保,因其刚正廉直,号令严明,人心畏服,屡战屡胜,后朝廷派官兵围剿义军,“起公健为先锋,以数百兵当数千众,贼咸奔北,后因势孤援遂自杀”。又有石悦可,宣和中方腊寇县,石悦可率乡兵平贼,以功逊其兄久可,授剡县阶承信郎,摄新昌阶通直郎。王徽是王超之第十九世孙,家澄潭,好谈兵,方腊陷城,他在城西组织团练,结寨于前王,自任练长,以护乡里。宣和辛丑(1121)春,前梁党人入境,御之甚力,王徽领乡兵结寨于穿岩山下,一日众饥方饭,一隅不谨间,义军发起突击,王徽遇害于上金坂双塘,葬前王。

  黄兑之兄弟曾间行于义军中,以方略诱之,使义军溃败。据《梅渚黄氏宗谱》:“方腊起,劫掠新嵊间,县失其守,愚民皆啸聚应腊,日掠人民,立威杀戮。公(黄惠之)与仲弟遇盗,为所获。居旬日,公谓盗曰:我有母待养,奈何?盗令其归养。又曰:母亦爱仲,奈何?盗并两释之。盗求菜菇,公归致菜以往。往则倾诱以义,归即会合民兵,乘夜进讨。贼徒果内应,大败之。后朝廷遣郭待制访公姓名,欲论公拜爵,公固辞不受。”几乎是利用义军的仁爱之心而打败义军。

  嵊新境内剿灭义军最力者为姚氏家族。据《晋溪姚氏家谱》载:“宣和庚子(1120)睦寇方腊起桐庐,焚州县,掠男妇,姚舜民通判婺州,权知州事,率兵击贼。遣檄以请叔祖姚仲兼起乡兵,竭力捍御。单骑入贼洞,斩贼首(梁洞主)出营。贼党兵至前王溪,俄有白鹤飞于上,贼仰视之,沙下陷目间,伏兵接起,因尽诛之,血流,沙石皆赭,名其地曰刺鸡砩。董公健亦能以乡兵御之。闻公(姚仲兼)破贼,人心响应。潘老、仇道等皆望风请降。剡东新昌由是悉平。”

  方腊起义影响十分深巨。《嵊县志》载:宋宣和三年(1121),方腊平,七月丁卯,诏越州剡县改嵊县。因“剡”含刀火,有兵灾之象。《石氏宗谱》记载:石墪之祖石公孺迁居临海,石牧之曾孙女石大奴殉节,石景珪战殁于贼阵。“先是宣和间盗发,时(石公孺)夫人之兄李景渊在临海,公孺依焉。为夫人归葬新昌石溪,俄,新昌盗发冢,暴尸。公孺浮沧溟,抵福建,入莆田。盗平,还家新昌,庐舍荡然,宗族离散,存亡不相知,茫茫道路,白骨山委。公伤悼,遂徙于临海大圆乡邱祥里。”“方腊寇县,烈女石大奴不从而自刎,遗诗曰:家遭横逆死无名,女子怆皇亟舍生。一点熏蒿霜雪白,至今烈烈照人明。”《董氏宗谱》又载:彩烟派董公健第六子宋宣和间团练于彩烟,即卜居大塘,世居于彼岭,即称练使,至今命名不改。

  又据《民国新昌县志》大事记云:(宣和)三年二月,童贯以水陆并进,腊乃宵遁。诸将刘延庆等相继至,尽复所失城。二月,史瑶押张思进统制河东兵二千六百人至分讨台越。四月,王渊部将韩世忠擒腊。四年三月余党悉平。方腊起义由是失败。

  (唐樟荣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专刊
   第05版:人文
   第06版:沃洲论坛
   第07版:法治之窗
   第08版:健康资讯
慨然而誓墓 东游而不还
宋方腊起义在新昌(下)
东汉酱釉瓷鐎斗
广告
今日新昌人文05宋方腊起义在新昌(下) 2015-11-17 2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