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29日,我县12名选手以绍兴代表队的身份参加全省首届残疾人飞镖锦标赛。经过多轮淘汰赛后,比赛最终进入决赛。决赛中,男子站姿公开级、女子站姿公开级、男子坐姿、女子坐姿四个项目同时进行比拼,两百多位观众在一旁观战。此时,比赛不仅要求选手精准控制肌肉,投镖时更要做到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师兄妹分获男女坐姿项目冠军
举起飞镖、抬手、瞄准、出镖,选手们的动作连贯而娴熟。随着时间推移,赛场上的气氛更加紧张。上午9时20分,我县选手潘益东投出男子坐姿项目的最后一镖,捧得该项目的冠军。霎时间,周围观众掌声雷动,此时潘益东转动轮椅来到对手身边与他握手,交流感想后,便朝着另一个赛场驶去。他穿过人群来到女子坐姿项目比赛现场,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师妹张红英的表现。随着“嗖”“嗖”几声飞镖破空,张红英又为绍兴代表队荣添一枚金牌。
赛后,两位冠军围坐在一起回忆着比赛的细节,脸上洋溢着获奖的喜悦。聊起他们的故事,潘益东用“有缘”一个词进行了概括。
年幼时因车祸相继遭遇截肢
潘益东今年39岁,微胖、圆脸,戴着一副眼镜,自信乐观;张红英今年36岁,面容俊俏、温柔文静。30多年前,他们一个踩着“70年代”的尾巴,一个挤上了“80年代”的班车,出生在儒岙镇的横渡桥村和横板桥村。相隔8公里的“同镇邻居”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人生道路会走得如此相似。
1984年,命运之神对他们并不厚道,因为车祸,7岁的潘益东失去了双腿。年仅4岁的张红英也因车祸永远失去了左腿。从此,他们的童年中少了许多与伙伴四处玩耍的记忆,多的是家人无数次鼓励的画面。
但两人并没有因为遭遇的意外而丧失信心,他们凭借着内心的一股拼劲向命运发起挑战。
自强不息创造美好新生活
之后,潘益东不仅学会了走路,还学会了打乒乓球,20岁出头的他在1999年“华昌杯”第五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举摘得了乒乓球单打冠军,同时还荣获了TT5级72.5公斤级举重亚军。虽然体育成绩很出色,但由于种种原因,潘益东最后还是与专业运动员擦肩而过。于是,他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靠着刻苦钻研、自强自立,生活有了新的起色。
同时,张红英也顺利考入县职教中心会计电算化专业,并拿到了会计资格证书。毕业后,她在镇上朋友开的电脑店帮忙,为今后创业积累一些经验。对于今后的生活,张红英心中早已有了规划。3年后,张红英自己创业,在镇上开了一家电脑店,从事打字复印业务。“当时,生意也算不错,维持自己的生活绰绰有余。” 她把自己的小生意、小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2008年,张红英经人介绍到张氏骨伤医院上班,工作上开启了新篇章。
工作之余,他们还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两人因爱好飞镖拜师同门
潘益东接触飞镖,起初是因为娱乐。张红英也是在一次赶集时看到飞镖后,觉得十分好玩,于是买了一套回家试试。当初,两人都抱着“娱乐”的心态慢慢走近飞镖,却不想飞镖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012年,两人在本县举行的运动会飞镖项目中崭露头角。同年,经人介绍,两人于同一天拜师于马立功教练,成了同门师兄妹。两人相似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成了生活中的挚友。“拿飞镖娱乐很简单,但系统学起来却并不容易,幸运地是碰上了认真、负责的好教练。”两人一同感慨道。
为了练习好飞镖,潘益东每天五六点起床,飞镖投出去,还要再从靶上拔出来,距离虽不长,但一天来来回回要“走”无数趟,对于一个没有双腿的人来说,辛苦可想而知。张红英白天在单位里上班,晚上则会抽出三至四个小时训练,枯燥的训练虽然使她手酸腰酸,但她并没有放弃。
刻苦训练开启成功大门
在马立功教练的指导下,两人的飞镖技能得到迅速提升。多年来,两人参加的赛事不计其数,获得的奖牌数不胜数。2014年10月,张红英代表绍兴市代表队出赛省第九届残运会飞镖比赛女子轮椅组决赛,获得冠军,这也是她获得的首个省级冠军。2015年9月,潘益东作为浙江队的其中一名队员,参加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飞镖比赛,获得男子轮椅组银牌,作为我县第一个出现在全国残运会赛场的运动员,他夺得的银牌也是我县首枚全国残运会奖牌。
“这次比赛是全省首届残疾人飞镖锦标赛,我们代表绍兴出战,比赛场地又在自己家乡,必须展现出我们的实力。”为了这次比赛,潘益东和张红英一有空闲就开始练习,足足认真准备了一个多月,张红英每天练习时间竟长达6个小时。面对比赛成绩,教练马立功表示,他们不仅展现了冠军应有的实力,更展现了一名运动员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