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樑,字木生,号虚岩,江西永新人,顺治戊戌(1658)进士,初任广东归善县(今广东惠阳县)令,因诖误(意即偶然耽误)去职,当地百姓思念其德政,立祠于白鹤峰苏东坡故居之左。康熙八年(1669)任新昌知县,值兵燹后,百务废弛,刘作樑才思强敏,加意振刷,纪纲举而风俗变。秉操清白,爱民如子。时当大造(重新丈量土地),编审均平,宿弊尽除。待士子以礼,讲学论文,煦然如坐春风中。至建楼葺城,修学纂志(主持修纂康熙《新昌县志》),捐俸赈饥,无不曲尽其心。在任四年,以劳瘁卒于官。室无长物,惟蔽书数箧,丧不能归。士民追思其德政,画像置田以祀。
杨际泰,云南进士,未知其县籍,性清廉,以道光末年任新昌知县。时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破宁波,浙江提督余步云退窜,以万人迂道过境,士民惊扰,杨际泰妥为供给,无论白天黑夜,徒步亲行里巷间,县城得以无大的骚乱,保境安民。余步云亦自感惭愧而退。关于此次军事行动,需要简要介绍一下余步云此人。余步云(1774—1843),原名余世蝉,号紫松,四川广安人。嘉庆时以乡勇参与镇压起义,因表现英勇,一路升迁至游击。随后又因平叛有功,擢升为总兵。历任乾清门侍卫、提督等要职。因广东剿匪表现优异,被赏戴双眼花翎,加赠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道光十八年(1838年),加赠太子太保衔。道光二十年(1840年)任浙江提督,先后镇守定海、镇海。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二十六日凌晨,英国侵略军舰队分两路,同时进犯金鸡山和招宝山,两江总督裕谦、总兵谢朝恩先后战死,镇守招宝山的余步云临阵溃逃。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被捕入狱,拟斩监候。次年,依律处斩,年六十九。
县内百姓杨氏,因赌博案件被查处,向杨际泰行贿,杨严词拒之曰:我离家万里,区区博一官,过钱塘江时已经誓言,不受无名一钱,苟得此贿赂,我还能过钱塘江吗?严处其案。后升石浦理民厅同知去,始终囊无一钱,后竟卒于任所。
石玉麒,字康侯,工文檄,由贡生从左宗棠湘军平定太平军起义而至浙江,同治六年(1867)任新昌知县。处事公正廉明,为百姓所信服。同治十一年(1872)彩烟之事起(见前史话),绅民相持已达年余,上官感到此事处理棘手,看重其才能,把他从其他县复调回新昌任知县。其人熟知民情,于民众围城时,见情势危急,当局将发火器,他独持不可,特商于知府,说让他出面劝谕后再以火器剿灭,以此得以避免一场灾难,保全百姓无数。后又根据线索追捕为首分子,分别首从,并议量刑或抚恤,被难各家,皆贴服其处置之法。惜未三月,即升任同知以去。
(唐樟荣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