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人文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文物鉴赏80~~~
文物鉴赏80~~~
文物鉴赏80~~~
文物鉴赏80~~~
文物鉴赏80~~~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物鉴赏80
天姥古道
  天姥古道是浙闽古驿道上的重要路段,南朝时开通后,台州、越州始有经济文化的交往。

  新昌境内有古驿道45公里。民国《新昌县志》记载:以县城为中心,将古道分成西段与东至东南段两段。西段古道自西门外,经眠犬山麓、三溪村、石柱湾、后溪村、黄泥桥,入嵊县界,接会稽来路,总长计10余公里。东至东南段古道由新昌城旧东门过平川桥、长丘田、黄婆亭,经央于村小石佛驿铺、桃源、赤土、班竹、会墅岭,穿越天姥山区,过关岭入天台县境内。古道最关键一段在天姥山区,原为山林封闭之地,最早由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于元嘉六年(429)伐木开径,凿山开道而成,后世亦称“谢公道”。它对于加强浙东地区,特别是台越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天姥古道的功能自民国十二年(1923)新昌通天台的公路始建后逐步减弱,多段古道被堙没,其中不少融入104国道公路中。今保存较好的是小石佛驿铺段约300米;迎仙桥至104国道段约200米;班竹村落马桥至会墅岭脚路廊约800米;会墅岭段约400米;天姥寺至冷水坑村、普济桥段长约2100米;横渡桥村北至皇渡桥南约600米和关岭铺段约300米。这七段古驿道宽约1.3-2.2米,多为溪卵石路面,铺砌形状各异。

  天姥古道对研究浙东南内地与沿海古代交通、邮政、地理、物流等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2017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钟靓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第05版:人文
   第06版:新昌人医
   第07版:新昌教育
   第08版:健康资讯
裘甫义军三寨在哪里?
清朝有功于地方的新昌知县
天姥古道
新昌县人力资源市场招工信息1576期
广告
今日新昌人文05天姥古道 2017-03-07 2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