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关注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班竹村之“星路”传说
  通讯员 石鑫均 吴卓君

  班竹村隶属南明街道,位于天姥山主峰班竹山西山麓,为古代天姥、天台、临海古驿道上的重要村落,自然风光秀丽;班竹村作为唐诗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古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班竹村依托“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以来,班竹村更是注重党建引领全域提升,积极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突出“党建+3A旅游村”创建理念,以“三心”促“三力”,即通过培养党心、民心、良心,全面提升和激发全村推进各项工作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

  产业资源串成线,富裕“星”进家门。班竹村是典型的山区农村,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外出务工所得,少部分为从事茶叶、蔬菜、养猪等第一产业所得收益。自全域旅游项目开发以来,班竹村经济实现了巨大提升。目前班竹村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预计投入资金1.23亿,将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年接待人次150万。与此同时,餐饮、文化娱乐、农副产品等三产也将蓬勃发展。截至目前,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乡贤会议,全村已流转林地4000多亩,乡贤、村民募集资金达5000万元。村民的林地等将折算为资源股,实行全民持股、户户分红的经营模式,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的致富增收。  

  环境整治提亮点,美丽“星”驻庭院。如果班竹村是一位姑娘,那么她一定是天生丽质。山村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狭长涧深,林深木秀,自然风光秀美;惆怅溪依村而过,沿溪粉墙黛瓦,曲径通幽,一派田园风光。

  班竹村在“三治一提升”基础上,用20天时间打造“一庭一品”——“一庭一品”是班竹村首创的主题庭院系列,是在“三治一提升”基础上打造的拥有唐诗文化鲜明主题的各家庭院。从8月中旬开始设计,到9月初进场打造布置,历时20天,共完成了30户“一庭一品”。“一庭一品”融合了经典唐诗和美丽传说,更将农家小院中舂米的石捣臼,耕田的犁耙,手摇的风车融物于景,寓情于景,使这个看似平常的小山村,诗情四溢,轻灵飘逸,显露出难得的空灵之气。如“醉”主题庭院,摘选李白经典诗词《将进酒》,以酒文化为主题元素,将“酒醉”与“景醉”融为一体,将一处“民以食为天”的烟火饭馆打造成了与诗圣同饮,与故人同醉的流连之地。

  历史文化重传承,和谐“星”融邻里。班竹村内古遗迹众多,古驿道、司马悔桥、章家祠堂等标志性古建筑仿佛穿越千年历史的尘烟,散发着悠悠古韵,每一处遗迹都是历史文明的载体,诉说着彼时年代的记忆。班竹村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重视精神文化的传承,更将章氏祖训时时铭记于心。

  2014年,班竹村响应省级文化历史古村落建设,对上半村50多户人家进行立面改造。工程实施美化墙面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的场面。由于每家每户改造程度不一,因此也引起了连带的矛盾纠纷,一度造成村“三治一提升”工作推进缓慢。自“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以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落实党员中心户包户制,一对一谈心,讲政策,明局势,析利弊,化矛盾。从坚决抵触排斥到握手言和,主动清理,上半村全体党员以及农户历经8天时间,终于彻底清除了乱堆乱放这颗“毒瘤”。自此之后,邻里间见面时的热情招呼;一家有难,家家帮忙的互助友爱;村中大事,人人参与,意见统一的凝聚力都让班竹村村民情更深,血更浓,不是一家人更胜一家人。

  举手投足养习惯,文明“星”化行动。漫步班竹古驿道,村民们都不停地为越来越洁净的村庄环境点赞。人心齐,泰山移。开展五星达标以来,一方面,班竹村每个村民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积极剿灭劣五类水,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等专项活动,让村民做执行者、监督者,摒弃随手乱丢行为,注重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将文明注入一言一行中,充分发挥村民共同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班竹村积极做好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宣传,组建文化舞蹈队,完善村民健身设施,繁荣村民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增强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民心。

  班竹,这座美丽整洁的村庄,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在村民和外来游客面前。班竹梦的实现只在朝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专刊
   第05版:关注
   第06版:法治之窗
   第07版:人文
   第08版:专刊
东郑村之华丽蜕变
班竹村之“星路”传说
今日新昌关注05班竹村之“星路”传说 2017-11-02 2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