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人文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纪念李白重登天姥一二七○周年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姥山考论
——纪念李白重登天姥一二七○周年
  提要:据考证,李白于唐天宝五载(746)在东鲁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次年游吴越,重登天姥山,距今已逾1270周年。本文谨以文献、文物为证,为天姥山追本溯源、引据立论。主要结论是:迄今发现最早记载天姥山的重要文献是西晋张勃《吴录》,其《地理志》记载:“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其准确揭示了天姥山的地理方位、地名由来和天姥即王母的来历,历代全国性地理总志等皆因循于此。即天姥山,地处古代越州剡县东鄙即今新昌县东南部,以拨云尖为主峰,东接天台,北联沃洲,为一地之望,众山之祖。晋宋谢灵运开山,盛唐李白天姥吟,明代徐霞客科考,即此山。

  关键词:天姥山  剡东  第十六福地  李白

  作者:徐跃龙,浙江省新昌县,《天姥山志》主编。

  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天姥山,地处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东南部。据古代文献,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此地为越国荒徼,草莽奥区,属剡县东鄙,古称剡东。吴越国王钱镠析剡县十三乡置新昌县,天姥山处县城东南五十里。周围,天台四明,会稽大盘,名山簇拥,盘亘交错,唯剡东之天姥,孤秀迥拔,苍然天表,为一地之望,众山之主。晋宋谢灵运开山,唐李白天姥吟,明徐霞客科考,即此山。

  (一)

  据现今史料稽考,最早记载天姥山的文献典籍为西晋张勃所撰的《吴录》(也称后《吴录》),距今约1700年。(1)张勃在《吴录·地理志》记载:“剡县有天姥山(文选注引作天姥岑),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2)后因《吴录》命运多舛,不幸散佚,而关于“天姥山”的记载,先后为梁萧统编、唐李善注的《文选》(3)、北宋乐史编撰的《太平寰宇记》(4)、清代王谟编撰的《汉唐地理书钞》等历史典籍所辑录,有幸保存至今。

  西晋张勃《吴录·地理志》关于“天姥山”的记载,包涵了极为丰富的历史地名信息。首先,界定了“剡县有天姥山”。据考,剡地,春秋战国时先后属越国、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县境为郡属地。汉景帝四年(前153),已置剡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时,剡县属扬州会稽郡。西晋、东晋至南朝、隋朝,剡县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始属越州。五代吴越国时,剡县属越州东府。梁开平二年、吴越天宝元年(908),吴越王钱镠析剡县东南部十三乡即剡东鄙置新昌县,剩余之乡改置称赡(一作瞻)县,后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称嵊县(今嵊州)。(5)因此,古之剡县,即今之嵊州、新昌。而“天姥山”则于剡县分置嵊新后,至今仍归属新昌县未变。准确地说,天姥山在古代剡县剡东鄙即今新昌县东南部。

  天姥山,历史上虽无专志,但从晋唐以来至明清,中国古代地理总志等历史地理文献中,则名列其中,属地明确,史载不绝。西晋张勃撰《吴录·地理志》记载“剡县有天姥山”之后,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的地理总志《舆地志》也曾记述“剡东百里有石桥,里人传,旧路自石笥入天姥。”(见嘉泰《会稽志》(6)、《水经注疏》(7)等辑佚和摘引)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江南道、越州·剡县条记载:“天姥山,在县南八十里。”(8)宋代有五部著名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即北宋的《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纪》和南宋的《舆地纪胜》、《方舆胜览》,都分别记载了这座历史名山。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六江南东道八、越州·剡县条记载:“天姥山,在县南八十里。”(9)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卷第五两浙路、越州·剡县条记载:“有天姥山,剡溪。”越州·新昌条记载:“有沃洲山,真水。”(10)宋欧阳忞《舆地广纪》卷二十二大都督越州·剡县条记载:“望,剡县,汉属会稽郡,东汉晋隋皆因之,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嵊州,六年州废来属,有天姥山。”新昌条记载:“紧,新昌县,本剡县地,五代时置新昌县,属越州,有沃洲水。”(11)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第十两浙东路、绍兴府·新昌县条记载:“天姥山,在新昌东南五十里。东接天台,西联沃洲。”“谢灵运诗云:‘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又李白《天姥歌》云‘天姥连天向天横……’”。另见“天姥峰”条记载:“《图经》云:‘天台西北有一峰,孤秀峭峻,与天台山相对,曰天姥峰,下临剡县,行人仰望如在天表。’”(12)宋祝穆撰《方舆胜览》卷之六浙东路、绍兴府·天姥山条记载:“天姥山,在新昌县东四十五里,接天台山。谢灵运诗: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安期还可寻?李白有梦游天姥歌。”另见台州·天姥山条记载:“天姥山,在天台县之西北,有一峰崛起,孤峭秀拔,与天台山相对。”(13)元、明、清三代官修的地理总志《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除《大元一统志》散佚失记外,另外两部地理总志均有关于“天姥山”的记载。《大明一统志》记载:“天姥山,在新昌县东南五十里,东接天台。寰宇记:登此山者或闻天姥歌谣之声,道书以为第十六福地。唐李白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14)《大清一统志》记载:“天姥山,在新昌县东五十里。”(15)又检“二十四史”,唯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绍兴府·新昌条对天姥山有记载:“新昌,府东南,东有沃洲山,东南有天姥山。”(16)明清时期还有两部著名的地理总志,即《肇域志》和《读史方舆纪要》,也有关于“天姥山”的记载。明末顾炎武《肇域志》浙江·新昌条记载:“天姥山,在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连沃洲山。”另见天台县条记载:“天姥峰,在县西北,与天台山相对,孤悬天表,下临新昌、嵊县。详新昌(条)”。(17)清初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浙江绍兴府·新昌县条记载:“天姥山,县东南五十里。高三千五百丈,周六十里,脉自括苍来,盘亘数百里,至关岭入县界,东接天台,西连沃州(洲),《道书》以为第十六福地,山之最高峰曰拨云尖。”另见台州府“天台山”条:“曰天姥峰,在县西北百里,其峰孤峭,下邻嵊县,仰望如在天表。”(18)除上述全国性地理总志外,浙江地方志,对天姥山有更详实的记载。明嘉靖吴宗宪、薛应旗撰《浙江通志》绍兴·新昌条记载:“天姥山,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联沃洲山。道书谓第十六福地,下有石井,唐李白诗(略)”。另台州·天台条记载:“天姥峰,在县西北,与天台山相对,孤悬天表,下临新昌、嵊县,详见《新昌县志》中,唐许浑诗(略)。”(19)南宋嘉泰施宿等撰《会稽志》新昌天姥山条记载:“天姥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联沃洲山。”(20)新昌现存最早的县志明成化《新昌县志》天姥山条记载:“天姥山,在县东五十里。”(21)另外,还有与天姥山相关的历代舆地图,如明嘉靖刻本《广舆图·浙江舆图》、南宋《绍兴府境域图》、明万历《绍兴府志·明绍兴府八县总图》及《天姥山图》、明成化、万历《新昌县志·舆地图》,当代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22)等均标注天姥山在新昌县境内东南部。由上可见,天姥山不仅史载不绝,而且归属确切,即在古剡县今新昌境内,东接天台华顶,西北连沃洲,处于天台县西北方,与天台山相对,李白梦游天姥即此山。

  (二)

  天姥山,又称天姥、天姆山、天姥岑、天姥峰、天姥岭等。根据词源学和地名学分析,“天姥山”为古代神话传说类地名。“天姥山”得名,应与秦汉之际西王母神话传说密切相关、一脉相承。自古至今,有关天姥山得名有诸多说法,主要有“天姥”说,出自张勃《吴录·地理志》;(23)“髽女”说,出自民国《新昌县志》“山状如髽女因名”; (24) “天台之姥”说,“天姥者,天台之来山也,故称姥焉。”出自明王士性《入天台山志》等,(25)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新昌学者竺岳兵先生在《天姥山得名考辨》论文中提出的“天老本天姥”、“天姥即王母”的观点,(26)受到学术界关注和认可,解开了围绕天姥山得名的千古谜团。

  从天姥山得名的由来和最早记载于西晋初年来推算,天姥山得名应早于西晋,在秦汉之际,与剡县置县同一时期,距今约2200年。其时,道家方士神仙思想弥漫,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也正盛行于这一时期。据文献考查,西王母神话故事,经历了两次重大演化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是西王母神话演化的第一阶段。据《山海经》描述,西王母是一个穴居善啸,蓬发戴胜,似人非人的怪物。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神话演化进入第二阶段,在《穆天子传》和《汉武帝内传》中,把西王母神话传说与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把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话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昆仑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这时已把西王母描绘成雍容平和、能唱歌谣、容貌绝世的女神,而且在天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拥有长生不死之药,还能赐福、赐子及化险消灾,俨然成为天上之王母。其所唱歌谣即著名的《白云谣》。“西王母”在古代典籍中又简称“西母”、“王母”、“西姥”、“西老”、“天老”等。如汉代《淮南子·览冥》:“西老折胜,黄神啸吟”。张衡《同声歌》:“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东晋郭璞《不死树赞》:“不死之树,寿蔽天地。请药西姥,乌得如羿”。据著名训诂学家朱起凤先生《辞通·卷十五》注释,西母,即西王母,母字古通作姥(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姥,莫古切;陶宗仪《说郛》卷八五《金壶字考》:天姥,姥,音母,山名。),老即姥字讹缺。西老、天老应为西姥、天姥,为西王母是矣。由此可知,“天老本天姥”,而“天姥即王母”。(27)因此,东汉张衡是最早在《同声歌》中称西王母为天姥的人。

  天姥山得名,更大的机缘应当是与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东移有关。在古代越国,越人崇信鬼神,也曾弥漫西王母配东皇公的神话传说。据东汉越晔《吴越春秋》,越王勾践十年,越王勾践欲报怨复仇,破吴灭敌,大夫文种授之于九术。其第一术即尊天地事鬼神以求其福。勾践“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28)如此神灵,影响甚广。从已出土的古越会稽青铜镜铭刻图案上,我们就可以窥知,至少有三款西王母与东皇公神话传说题材的铜镜。(29)而在新昌西岭发掘的东汉古墓“新昌10号墓”出土的两件汉代车马神兽镜上,也有西王母会见东皇公神话题材的纹饰铭刻(30),说明西王母神话传说,通过这些精美的日常用品,早就在于越先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至今。而天姥山得名,正是秦汉时期西王母神话演化流变的重要时期,与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在时间地点上也十分契合。可以说是西王母神话造就了天姥山之名,天姥山也正是西王母神话演化流变东移的历史见证,而“登者”即于越先民也就是天姥山最早的命名者和传播者。

  (待 续)

  注释:

  (1)参见赵莉《张勃〈吴录〉考论—重构孙吴国的尝试》,系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1月31日提交。

  (2)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2006年重印)版,第156页。

  (3)《文选》(全三册),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一版,上册第365页,注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一首》: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楚辞曰:夕投宿于石城。汉书曰:会稽有剡县。吴录地里志曰:剡县有天姥岑。” 

  (4)《太平寰宇记》(全九册),宋·乐史撰,中华书局,2007年11月(2013年6月重印)版,第四册江南东道八·越州,第1933页。剡县天姥山条:“后《吴录》云:‘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

  (5)参见《新昌县志》,上海书店,1994年出版,“大事记”第7-8页,“政区建置”第41-47页;《嵊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大事记”第1-3页,“建置”第1-3页。

  (6)《南宋会稽二志点校》,南宋·施宿等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23页。

  (7)《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著, 清·杨守敬等注疏,凤凰出版社,台北定稿本(下册)。

  (8)《元和郡县图志》(全二册),唐·李吉甫撰,中华书局,1983年6月(2013年6月重印)版,下册,第620页。

  (9)《太平寰宇记》(全九册),宋·乐史撰,中华书局,2007年11月(2013年6月重印)版,第1933页。

  (10)《元丰九域志》(上下册),宋·王存撰,中华书局,1984年12月(2011年3月重印)版,第209页。

  (11)《舆地广纪》,宋·欧阳忞撰,卷二十二。

  (12)《舆地纪胜》,宋·王象之撰,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版第二册第382页、第480页。

  (13)《方舆胜揽》,宋·祝穆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93页、第108页。

  (14)《大明一统志》卷四十五。

  (15)《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二十六。

  (16)《明史》志·第二十地理。

  (17)《顾炎武全集·肇域志》,明·顾炎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2013年10月重印)版,第3383页、第3403页。

  (18)《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九十二、卷八十九。

  (19)《浙江通志》,明·吴宗宪、薛应旗撰,卷九、卷十一。

  (20)南宋嘉泰《会稽志》,南宋。施宿等撰,卷第九。

  (21)明成化《新昌县志》,明·李楫修,莫旦纂,卷之三。

  (22)《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七册(元明),浙江第76-77页。

  (23)《汉唐地理书钞》,清·王谟辑,中华书局,1961年(2006年重印)版,第156页。

  (24)民国《新昌县志》卷二·山川。

  (25)《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之《入天台山志》,明·王士性,中国档案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第267页。

  (26)《天姥山研究》,竺岳兵著,中国国学出版社, 2008年出版,第46-70页。竺岳兵《天姥山得名考辨》发表在1999年“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27)朱起凤编《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卷十五第107页。

  (28)《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20。

  (29)参见《浙江出土铜镜》,王士伦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

  (30)参见《新昌文物志》,潘表惠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7-9页。

  (原载《浙江社会科学》2017,第四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沃洲论坛
   第05版:镜像新昌
   第06版:新昌卫计
   第07版:人文
   第08版:公益广告
天姥山考论
今日新昌人文07天姥山考论 2017-11-29 2 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