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凝聚力量,乡村振兴指明方向。
一样搞乡村建设,如何才能有特色?羽林街道辖区41个行政村中有21个村纳入了“五星达标、3A争创”创建范畴,今年来,街道因村而异扎实推进“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唱响乡村振兴曲。
大联村87天时间墙、3D墙绘、儿童趟水区等特色亮点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新岩村重点打造狮子岩公园、红色堡垒等红色景点,村中党建元素随处可见;马大王农民公园、党建展示厅建设等各项目的有序推进让新农村建设披上了靓丽的衣裳......
大联村
唱响乡村旅游协奏曲
12月18日中午,暖意浓浓,记者来到大联村,村口一块300平方米的空地上,几个工人正在抓紧赶工。“这里将建一个农民公园,既是村庄景观建设,又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大联村村党支部书记梁林华告诉记者。
2016年,大联村用87天完成了落后村到示范村的蜕变,有趣的3D墙绘、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让它在市民朋友圈中着实“火”了一把,一时之间游人趋之若鹜,纷纷前往该村观赏游玩。
如今,大联村紧紧抓住“五星达标、3A争创”的契机,加快打造美丽乡村的步伐,努力融入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道路中。
目前,该村着力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儿童趟水区”已初具雏形,今年夏天已引来了一波“人潮”。
记者看到,儿童趟水区中间是一条全部用鹅卵石铺设的小溪流,而在溪流的南端则是一个近900平方米的仿自然游泳池,泳池西面还设有一个微型沙滩。沙砾小径贯通整个儿童趟水区。此外,公厕、凉亭以及用于夜间装饰的七彩射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备。
如何利用本村资源发展经济,促进村民增收?大联村两委班子将废弃加工厂打造成了农民食堂,颇具江南建筑特色的小吃一条街和农民广场则是由一个建成至少40年、地面破败不堪的晒场拆建而成,而现在看起来十分新颖靓丽的“儿童趟水区”之前则是一片无人打理的荒地。
旧貌换新颜,让大联村聚集了更多人气,自然也引来了财气。
村民梅德宁夫妇现已入驻小吃一条街,开起了店铺,每到饭点赶来的食客总让两夫妻忙得停不下来。同样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村中的水果户们早已不愁销路,很多前来游玩的游客都会买一些村中种植的水果带回去。“以前,村里的西瓜要自己起早拉到城里卖给水果批发商,一块钱一斤。现在,瓜农只要在村口摆个摊,2.5元一斤的西瓜不到一个星期就卖完了。这就是大联的发展给村民带来的收益。”羽林街道组织员张钰介绍。
随着该村乡村旅游项目一期的建设完成,二期的入村道路美化工程、大会堂翻新、发洪坑水库景观工程的建设也已进入尾声。其中,大会堂在翻新完成后,将作为文化礼堂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而在发洪坑水库景观工程完工后,将与一期的儿童趟水区联动成为一体,成为该村乡村旅游的休闲游乐区域。梁林华说,到今年年底,所有村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行对外招租,引入运营,在提升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好地发展村子的乡村旅游产业。
新岩村
发扬“红岩精神”埋头干
距大联村十几公里外的新岩村,走的是积极利用园区资源,就地取材扮美村庄的新路子。
12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新岩村,一眼就看到了就地取材建造的狮子岩农民公园,最上面的石壁上,刻着“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
“村办公室门口的红梅赞歌谱写道‘一片丹心向阳开’,表明了我们新岩人民的信心和决心。新时期下,我们将用红岩精神来指导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每一项工作。”在新岩村80后村委主任吕方勇的解说和带领下,记者一路参观了新岩村的新面貌。
村委办公楼前的一本“书”格外引人注目,“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上面填充着红色的“厕所革命”的文字内容和彩绘图案。
这本“书”的后面到底藏着什么呢?“这是个厕所门。最初公厕没有设门,看起来很不雅观。”吕方勇说。
如何将这个“槽点”变成亮点?“以一本翻开的‘书’来作为门,这个设计挺有新意,可当中该填充些什么内容呢?后来,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关于厕所革命的内容,想到新岩村的这个情况,就蹦出了这个点子,立刻联系吕方勇动手干。”张钰说。
说干就干,打砖、设计、找墙绘打印,12月3日晚上11点多,厕所的门终于完工。第二天,当村民看到这样的厕所门时,都为这样的奇思妙想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有想法,村干部有执行力,这样才能真正把村里工作做好。”张钰说,
“吕方勇正是这样一位有执行力,全身心投入在村建工作的村干部。样样工作自己上,发高烧了还在继续干。”百姓看在眼里,暖在心里。80多岁的俞苗娥看到在吕方勇的带头建设下,村子越来越美,主动跑来要求拆除自家的菜棚。
有人问他:为什么抛下自己的建筑公司跑村里来受这“苦”。他说:“希望所有的付出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成果。”
“在他身上我已经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张钰感慨道。
而现在走在新岩村中,很多新景点正在积极打造,入口景观、五星长廊、宣誓广场、红梅赞墙绘等景点的建成,新岩村的“颜值”将得到全面提升。
村子在打磨中变美,吕方勇也打起让村民增收的算盘。2014 年,用拍卖村土地的“第一桶金”建成了13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目前每年可收取租金12万元。
“上个月,又拍得土地2180平方米,准备再建设一处小工业房产,建成后,村里每年的集体收入可达到50多万元。”吕方勇对新岩村的未来发展充满干劲,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将村中的破旧老房子逐步移建到新村,对旧村进行改造升级;打算在原文化礼堂旧址上新建村文化礼堂,让村民多一个文化娱乐的场所。
马大王村
整合资源共筑美村庄
12月6日,马大王党建展厅落成,这也是全县首个村级党建展厅。“从8月提出思路,到11月底落成,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更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张钰说。
马大王是城边村,办公室很宽敞,但室外发展空间少之又少,那室内空间该如何有效利用起来?今年,马大王村将党建展厅建在了马大王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展厅门口有一个大大的红色党徽,边上是入党誓词。一进去一楼,“建设美丽马大王 党建引领幸福路”6个篇章讲述了马大王的发展故事,二楼是最新的十九大精神要点,三楼是红石榴志愿服务的展示和“五星达标 3A争创”的创建情况。
马大王村干部的红色精神不仅体现在展厅中,也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10月,马大王村党支部书记俞伯良带着村两委班子,浇筑了一条通往村山顶公园的健身步道。
“过去村民上山干活、锻炼,这条羊肠小道是必经之路,但一下雨小道就变得泥泞不堪,给村民制造了不少麻烦。”俞伯良说,这一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筑路招标要花上好几十万,对于村庄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村里山顶公园、绿化等正在建设的民生工程需要大量投入,所以我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们一起自己动手筑路,让省下的钱发挥更大作用。”
这条健身步道从9月30日开始动工,整个国庆假期,马大王村的村干部们都没歇着,党员们也齐齐上阵,更让俞伯良感动的是,村里不少70多岁的老人都来帮忙挑担子。“既然当了一名村干部,就要为村民办实事,造福一方土地。”俞伯良说。据了解,健身步道已经完工,而与之相连的山顶公园也将在今年年底建成使用。
近年来,随着“三治一提升”工作的深入推进,马大王村的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村庄集体经济来源单一的问题较为严峻。俞伯良计划将山顶公园周围的300亩土地开发成集采摘、赏花、农家乐等一体的观光旅游休闲基地,借助新昌全域旅游的东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找到亮点,就地取材,用有限的资源做有特色的东西,让百姓能真正受益。”张钰说,除了马大王村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美丽乡村,还有枫家潭村结合黄泽江综合整治打造“枫潭鱼跃”主题休闲区,三合村依托世豪中草药基地让药谷里也开出“党建花”,新富村通过土地整合大力发展水果采摘产业,后岸村则充分利用其“月亮湾”的地形优势,计划打造一艘“致富号”……
(图片由羽林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