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镜岭镇镇长吕江作为我市唯一的基层代表,赴联合国领奖;11月9日,吕江又作为全市唯一一名代表,在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浙江推进大会上作典型发言……镜岭镇的底气,就得益于该镇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统领,持之以恒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美丽村庄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了从环境“脏乱臭”到镇域“景区化”的历史跃迁,走出了一条从治环境到卖风景的美丽之路。
镜岭镇坚持“宜居宜游”发展目标,将环境作为乡村振兴基础,擦亮环境底色,续绘发展蓝图,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攻坚战。该镇干部带头对门前屋后、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整治,推动清理陈年垃圾超万吨,彻底根治环境顽疾。在农村治污一村不落、露天粪坑一网打尽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关停或圈养河道边全部鸭场,自创“中西医治理法”,剿灭22处劣五类及以下水体,源头改善人居环境。以“零容忍”态度,严控新增违建、消除存量违建,营造了有违必拆、拆后利用的良好氛围,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镜岭镇还抓住全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契机,纵深打造内外兼具的“丹霞风情·山水镜岭”,不断拔高全域颜值,激活美丽细胞。该镇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并沿江建设十九峰生态绿道、镜岭廊桥、景观漫水坝等,集镇面貌有效提升;扎实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组织群众用猪槽做花盆、柴火堆造型、瓦片砌围墙,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庭院,“薪柴文化”的坪桥、“石头文化”的安山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扎实开展空倒房整治和闲置农房激活,空倒房系统整理变为美丽花圃,闲置房升级改造变为精品民宿,昔日的破败颓然重现蓬勃生机。
“网红村”游人如织,让镜岭镇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以“千万工程”驱动乡村旅游的决心。该镇打造了“十九峰生态绿道”“安山古道”“岩泉甄完故里”等特色景点,发掘了“十八灶百家宴”“自助共享小院”等特色品牌,引进了“隐峯麓站”“溪西里”等48家特色民宿,开展了旅游嘉年华、镜岭越野赛等特色活动,带动了餐饮、农产品等一大批“美丽产业”的异军突起。地处深山、资源贫瘠的外婆坑村在“千万工程”带领下,开辟了以“江南民族村”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吸引了大批游客,以外婆坑玉米饼为代表的旅游产品一年内创收300多万元。
今年以来,镜岭镇的农村环境在持续变美,乡村旅游在蓬勃发展,农民收入在不断增加,幸福指数在跨越提升。截至目前,该镇已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500多万元,实现了“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