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梁慧慧 何方超
“有没有制定相关配套制度?这笔公款定期存款是通过招投标程序还是集体决策方式存放的?”近日,县财政局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专项检查。本次专项检查是对相关单位政策执行情况的一次“全面体检”。
一直以来,公款存放都是各家银行争抢的香饽饽,但容易产生利益输送现象,甚至滋生贪腐。日前,我县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新昌县规范公款存放管理领导小组议事规则》,通过公款存放议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更进一步确保公款存放姓“公”,这也是清廉新昌建设的生动实践。
“竞标评分严格按照规定,择优确定中标银行。”县财政局预算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评分指标包括各竞标银行经营状况、服务水平、利率水平和对地方贡献度等方面指标,完全靠竞标银行的业绩、服务、信贷和纳税等“软实力”说话。近年来,我县制定并及时修订出台了《新昌县财政专户资金存放管理实施办法》《新昌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实施办法》,通过设置高标准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确保公款存放合规、公正、安全。
为确保规范化履行合同,竞标过程中还有一道“保险栓”。县财政局要求投标银行提交廉政承诺书,承诺严格执行利益回避制度,不向负责资金存放的公职人员输送利益,为公款存放工作筑牢廉政“防护墙”。截至目前,共签订承诺书33份。
对成为各家银行“公关”对象的财政局,县纪委监委派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擦亮“探头”作用,强化贴身监督。“从拟定招标方案、发布公告、评标审定到签订协议,纪检监察组不断加强对公款竞争性存放工作的督促指导,实时掌握各环节动态。”副组长盛况表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随时介入调查,确保整个流程规范进行。”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开展竞争性存放29次,涉及金额124.21亿元,其中县级财政性资金开展9次,涉及资金109.55亿元,有效规范和盘活了财政存量资金,助推全县经济发展。同时上述招标未发生一例信访事件,群众认可度、信任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