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人文新昌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吟唐诗之路25
  送严维归越州

  (唐)李嘉祐

  艰难只用武,归向浙河东。

  松雪千山暮,林泉一水通。

  乡心缘绿草,野思看青枫。

  春日偏相忆,裁书寄剡中。

  这是因为一场战争,也即台州袁晁起义,让作者送严维归越州。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以“艰难只用兵,归向浙河东”起笔,直入送别主题。颔联统写送别浙东山水之远景,接着下联则为近景。最后为春日相忆,裁书而寄此诗,表达友情。 严维,字正文,越州人。初,隐居桐庐,慕严子陵高风。至德二年(757),江淮选补使侍郎崔涣(曾任唐朝宰相)下以“辞藻宏丽”进士及第。以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县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迁余姚令。他活动范围一直在浙东一带。《唐才子传》说他少无宦情(即年轻时没有强烈的当官之心),怀家山之乐。以儒者的品德操守得升斗之禄(菲薄的工资收入),聊代耕耳(比做农民稍微好一点)。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一时名辈,孰非金兰(无不与他结为金兰之交)。诗集一卷,今传。因为严维的关系,浙东有大批文人聚集,刘长卿与他也关系甚密,诗文唱和甚多。当然,作者李嘉佑与他关系也很好,下一首也将谈及。

  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唐) 李嘉佑

  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

  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辛法曹,指任职法曹的地方官。据《新唐书》百官志云:法曹,司法参军,掌鞠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相当于今天公安局加人武部官员。此诗以劝解宽慰或以导游的身份,告诉他这位到越州任职法曹小官的姓辛朋友到此地为官所可以享受到额外的好处。应该说,这位作者是熟悉这里风光、风情,心地坦率和平、追求文雅的地方官,不是俗人一个。首联云,但能一官适合你,不论官职大小,都不必羡慕五侯之尊位。接着说到,越州府地理位置的独特和好处。山色直接到达府第门口,浓荫绿树,生机盎然;更有潮声也时时来到门口。这是写府第之风光。接着又写到剡溪路,有雪夜访戴之雅,竹色溪下绿的五湖村居,这些都是诗人们所娴熟的,不必一一点明,自有意在言外之效。最后说及这里王谢风流,遗风犹在。有了这些,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大意如此。 李嘉佑,字从一,赵州人,天宝七年(748)杨誉榜进士。为秘书正字。以罪被贬谪于南方。不久,又调回鄱阳宰,又为江阴令。后先后迁台州、袁州刺史。正是在台州刺史任上,发生了震惊唐王朝的台州袁晁起义,他是文武全才之人,《唐才子传》说他善为诗,绮靡婉丽,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时风,人拟为吴均、何逊之敌。称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风流也,后被清代文学评论家王夫之称为“中唐第一佳手”。李嘉佑参与袁晁起义镇压军事活动以后,曾经有《和袁郎中(傪)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诗以记其事。他与刘长卿、严维关系密切,互相多有唱和诗。

  (唐樟荣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人力社保
   第05版:新昌建设
   第06版:新昌教体
   第07版:人文新昌
   第08版:非常阅读
村墟稽古:会墅岭古村
行吟唐诗之路25
张万成墓
今日新昌人文新昌07行吟唐诗之路25 2019-05-14 2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