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文学副刊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丽芳香包”醉山乡
(散文)
  石旭东

  她,叫刘丽芳,曾与我一起在一所小学里共事过,那时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而她已是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了。她,眉清目秀,伶牙俐齿,未说先笑,平易近人,同事们都喜欢她,我更是把她当作了“亲姐姐”。不久,我便发现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憨厚得近乎有点“傻”,奇怪,怎么会“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呢?更让我想不通的还是他们结婚十年居然还没有一男半女!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来,丽芳姐是童养媳妇,三岁就进夫家门,“丈夫”比她大三岁,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十八岁那年,她和他圆房,却发现了问题:十二岁那年,她丈夫上山去看牛,发现自家的牛和别家的牛发生了角斗,他上前去驱赶,不料别家的牛向他挑了一角,正好碰到了男人的那个“部位”,由于年幼无知,又怕羞,就没有告诉父母,独自忍痛熬着,谁知熬出了问题…… 

  “这种事情你也能容忍吗?”我替她鸣不平,丽芳姐说因为她的家人待她太好了,公婆视她为亲生女儿,丈夫视她为亲妹妹,她自幼聪明好学,全家省吃俭用,众星托月,一直供她读到高中毕业,让她当上民办教师,又支持她考试转正。结婚发现问题后,公婆主动提出让她离婚改嫁,丈夫也恳求和她离婚,可她百感交集,尤其是丈夫的不幸遭遇让她无法排解……“亲情怎么能替代爱情?现在离婚还来得及!”我又向她慷慨陈词,她却决然道:“不离了,习惯了!”我无论怎么劝说都没用,终于带着遗憾离开了她……  

  端午节临近,我有幸再次踏上了这片故土,乡下人特别看重端午节,出嫁的女儿和女婿都要向父母赠送一份大礼——“端午庚”,还特别青睐“香包”(香袋),男女老少都会挂上一只,和丽芳姐在一起时,她每年都要送香包给我,她做的香包特别好看,可惜再也得不到了。四面青山依旧,而古老的山乡却繁华多了,新街笔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有一家店面前人头攒动,特别热闹,我上前一瞧,呀,满眼的香包,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鸳鸯如意”“凤凰如意”“日月如意”“云霞如意”“红花绿叶”……各色香包穿珠缀玉,异彩纷呈,仿佛是上了“百花岛”,下了“珊瑚礁”,尤其是“十二为尊”“牛气冲天”“虎啸幽谷”……等“十二生肖香包”更是别出心裁,夺人眼球,让人沉醉!人们喜笑颜开,竞相购买,络绎不绝。我抬头猛见上方悬着“丽芳香包”四个大字,“莫非是她?”我欣然进店一看,果不其然:“丽芳姐,果真是你呀!”丽芳姐一把将我揽在怀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了”!“你呀,真了不起,心灵出奇思,手巧制美物,可敬可贺!”丽芳姐笑着说:“我是活到老学到老,你才是如日中天,大有可为!”“门庭若市,生意一定兴隆!”“生意是好,方圆数十里就我一家,网购的也还不少,可我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自身余热!”“退休不忘初衷,人老为民服务,丽芳姐,您是‘最美夕阳红’!”丽芳姐粲然一笑,递给我一对“鸳鸯如意”:“祝你夫妻恩爱,万事如意!”我不觉鼻子一酸:“她自己可是一对‘苦命鸳鸯’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非常阅读
   第05版:第一现场
   第06版:金色田野
   第07版:文学副刊
   第08版:寻味新昌
立夏纪事
“丽芳香包”醉山乡
归巢
新农村有感
礼让斑马线 文明在路上
今日新昌文学副刊07“丽芳香包”醉山乡 2019-05-24 2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