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人文新昌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墟稽古:西坑古村
  镜岭镇西坑村,为五代古村。据《桂溪陈氏宗谱》载:桂溪陈氏祖居山东青州,隋末因战乱避难南迁至处州括苍(今丽水市)。五代世乱,始迁祖陈义(914-964),受穿岩山水,定居新昌南明细坑,后裔繁衍成族。如此,可以推算,陈氏始祖择基定居西坑在五代的中晚期,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与新昌建县仅差30年左右。

  西坑以流经村庄的小溪而得名。据《新昌地名志》记载:“初名细坑。古时,此地森林茂密,一泓山溪从密林中涓涓流出,久旱不绝,故而得名细坑。元大德间(1279-1307),夹溪两岸桂树成列,又称桂溪。” 

  自古道:“地灵人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这青山绿水、耕读传家的西坑村,确实培育了一批批杰出人物。在宋代,有名陈燠(亦作“焕”)者,为郡马,其与郡主赵氏就合葬在柿部坑。近现代从西坑村走出的传奇人物,有建寺兴佛、拯救难民的高僧大德兴慈,有振兴实业、培育彦俊的“蚕头”陈石民,有跨海求学的新昌县最早的女留学生陈宣昭,有在抗战时期为前线赶制弹药的兵工厂厂长陈哲生将军。

  郡马公陈焕(1104-1164),字梦弼,是桂溪陈氏八世祖,俊颖聪慧,通孝经语孟,宋徽宗时举神童,登进士,年十八尚晋王郡主。宋高宗有《郡马梦弼公敕命》曰:“刚明有守,尽瘁无私,抱果敢之计,蕴中正之德,功及我朝,夙夜匪懈。”郡马公与郡主赵氏合葬在细坑村附近的柿部坑自然村祠堂山,坐北朝南。墓面上有阳刻楷体“陈公之墓”,上下均有题款,可惜因年久风化已经难以辨认。

  兴慈,出生在西坑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兴慈秉承佛教救世济人的宗旨。在日寇的铁蹄蹂躏祖国大好河山,屠杀无辜百姓,人民流离失所的危亡时候,他在上海举办慈光补习学校,免费为失学青年提供学习机会;发起成立上海佛教同仁会,自任会长,急赈最苦难民七千人;施粥济贫五年,难民受济达千余万人次。抗战胜利,他兴办兴慈中学和慈光施诊所,施学施医,圆满功德。兴慈不仅是位慈善家,更是在佛学研究方面造诣浑厚的法师,是修建寺院浮屠的高僧大德。他在上海筹建法藏讲寺,重建天台山中方广寺,砌筑赤城山舍利塔,募资修整新昌大佛寺,并立志修复天台华顶寺。他曾编撰《金刚经易知疏》和《二课合解》等佛学著作。兴慈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篆隶草楷四体皆精,天台山国清寺、高明寺和华顶寺均留存他的手迹。

  地灵,物产丰且奇。西坑村处于国家级地质公园区域,其邻近的村庄盛产硅化木。而西坑村则盛产青石,明成化《新昌志·村墟》也有如下记述:“细坑,在十一都,近穿岩,产美石,可作碑础。他方人俱来采。”西坑青石质地细腻,润湿性强。每经雨水湿润,则色彩艳丽,是加工碑础、门窗框架、护栏和雕刻石狮子的上好材料。在20世纪后期,杭州西湖整修、奉化蒋母墓道修复等工程,均以西坑青石为材料。西坑青石主要产于石宕自然村和国母岭脚。石宕自然村,有专门青石料加工场。

  陈家祠堂、戏台,是新昌现存数量不多的清代宗祠建筑。又称奉先堂。陈家祠堂原来建筑较完整,由前厅、天井、戏台、正厅组成,地面包括天井都釆用清一色的西坑青石铺设,清丽高雅。原前厅建筑、戏台20世纪90年代被拆迁,仅存奉先堂。奉先堂面阔三间,覆盆式柱础,椭圆形柱顶石浮雕琴、棋、书、画、剑、戟、穿钱、元宝、如意等八宝图案。正厅明间悬匾“奉先堂”一方。落款“光绪□□年”,为吕爚所书。现祠堂已经修复。

  戏台单檐歇山顶,正脊、垂脊、戗脊均用西坑青石正面透雕“香草夔龙”图案和福、禄、寿三星。方形藻井,四周设方形卷棚,顶心内圆浮雕“双龙牡丹”,四角云龙纹饰。四台柱为上方下圆石柱,柱上置栌斗,用四支月梁联系加固。四周各用一攒龙形浮雕斗拱,耍头出标,台面方形。前台柱牛腿浮雕八宝图案,耍头浮雕麒麟、凤凰、牡丹等。在新昌县现存的古戏台中,屋脊构件采用石雕,为陈家祠堂戏台所仅有。

  除上述外,西坑村列为文物古迹的还有清道光已丑年(1829)建的白鹤庙、清代建造的下廿四间台门、十三间台门、上廿四间台门等。

  历史文化的传承,既要有实物,也必需有文学作品为载体。西坑村现存的古楹联有:凿刻在白鹤庙石柱上的有二副:一是“世界甚宽,任我游天圆方,胡勿仙禽共千岁;民人可福,看此处风淳俗美,宛如君子化一军”。另一副为“蠲垢累以全真,万劫空虚,何必中孚鸣且和;驾云宵而绝迹,一机鼓荡,式昭太极化之神”。在西坑村古庙的楹联有:“宝殿昔巍峨,怅何时劫火飞灰,几法接三清法界;玉容今整肃,看诸座慈云覆布,恍神游九府神宫。”

  (唐佳文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综合执法
   第06版:新昌警方
   第07版:人文新昌
   第08版:今日关注
村墟稽古:西坑古村
行吟唐诗之路30
陈恭藻“家藏人与”隶书对联
今日新昌人文新昌07村墟稽古:西坑古村 2019-06-24 2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