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民政局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践行使命。根据今年“三服务”活动的工作安排,全面抓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建设等多方面工作,有力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社会救助,是民政重点工作的“民生关键词”。今年以来,县民政局精准实施社会救助。一方面扎实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共取消低保265户450人、特困供养人员62人。另一方面不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救助困难群众609人次,发放资金32万元;发放困难群体价格补贴34220人次,资金155.71万元。同时,该局还出台《新昌县民政局关于滞留救助管理站流浪乞讨人员托养工作的管理办法》,建立滞留救助管理站流浪乞讨人员托养工作长效机制,规范流浪人员救助工作,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1人次。
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是民政工作的努力方向。县民政局着力推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今年来,开展困难学生助学622人,发放助学金123.6万元;发放三批次特困家庭救助金10万元;协调完成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共计支援300万元;开展衣循环、爱循环项目建设,共回收旧服装1万多件,并运送到甘肃、西藏等贫困地区;鼓山社区爱心驿站和天姥义工爱心驿站获首批市级示范型爱心驿站,建成新昌县慈善基地。开展“福彩暖万家”系列公益资助活动,共资助困难人员150人,累计投入公益金37.8万元。加强孤残儿童保障,累计发放困境儿童和散居孤儿资金120.99万元,深入开展“添翼计划”和“明天计划”项目,惠及孤残儿童15人次。
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县民政局坚持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今年6月,我县与上海市黄浦区民政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出“康养新昌”品牌。目前,我县拥有公办养老院2家、民办8家,其中,社会福利院完成1、2号楼的装修改造,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散居在8个乡镇敬老院的特困五保老人全部集中入住。同时,我县还扎实推进居家养老中心建设,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公建民营10个;建成镜岭镇等5家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中心和澄潭镇五星级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17个助餐、配送餐点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该局十分注重社区建设工作。今年,“五星和美”创建的11个社区和2个新设立社区的社区用房服务设施整体提升工程顺利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455万元。出台《关于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三岗十八级”等级绩效薪酬制度,并积极组织社会工作者培训和考试,今年成功培训社会工作者146名;组织703人报名参加考试,124人获得证书,目前全县持有社工证书304人。全县社区工作者总数达到112人,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员59人,持证率达到52.7%。
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该局实行社区共建制度,推进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建单位通过参与民主选举,参加居民代表会议、共建联席会议等方式共同致力于社区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昌县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积极有效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16个社会组织的16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社区社会组织12个,共扶持资金45万元。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街道16个城市社区,实现街道和城市社区全覆盖,乡镇和农村社区层面覆盖率分别为54%和100%。
该局积极实施项目扶持。今年来,精准发放农村移民直补资金合计15439人,分4次及时足额发放直补资金,发放资金925.95万元。项目科学全面谋划,35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给予拨付移民扶持专项资金2148余万元。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县婚姻登记处启动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联办机制,目前。共完结办理244件;身后“一件事”成效明显,联合12个部门共同打造身后“一件事”联办平台,至目前共完成联办事项300件。
该局着力深化绿色殡葬改革,编制出台《2020年至2030年全县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规划》,新建市级公益性生态示范公墓1处,新增墓穴600穴,建成树葬区1个、壁葬区1个,并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减免奖补政策。开展违规殡葬整治工作,组织殡葬违规巡查60余次,处置违规大坟4起。投资200万元的殡仪馆装修改造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520万元的殡仪馆车辆采购和火化炉尾气净化改造设备项目全面完成,有效提升殡仪馆的服务质量。
此外,该局还立足我县发展实际,平稳推进区划调整工作。5月份,顺利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调整后全县行政村从415个行政村减少到253个,共减少162个行政村,缩减率为39%。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稳妥推进,调整后我县将由8个镇、5个乡、3个街道调整为6个镇、2个乡、4个街道,促使全县乡镇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进一步集聚、发展定位进一步清晰、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