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1949
艰难流转求生存
新昌中学自1925年创办至1949年获新生,其间变乱纷乘,国事多艰,致校址屡易,校长10任,其办学之艰难,于此可见一斑。然新中人上下同心、师生一体,披荆斩棘,一路健行。怀救国之大志,从教师长,多为贤达名流;许强邦之宏愿,求学弟子,不乏俊彦英才。藉聪明兼勤勉,全省会考登甲榜,国际比赛夺金牌;秉坚韧与勇毅,炮火中迁异地以继弦诵,威压下持正义而斗强权。岁月不居,时光流逝,于今虽仅留屐痕点点,然藉此回顾,亦足以串成一部可歌可泣之奋斗史。
1925年春,新昌县议会决议:创办新昌县立初级中学,校址附设于南明小学内,时任南明小学校长陈叔庄兼任校长。8月,开始招生,招了一个班级的初一新生。
1926年4月22日,浙江省长公署批准同意新昌设县立初级中学的申请,学校定是日为校庆日。8月,学校迁至鼓山书院;年底,迁回城内,借七世祠、乡贤祠、名宦祠上课。
1927年秋,学校移至孔圣殿明伦堂上课。
1929年2月,学校图书馆成立,时任校长张梦旦兼任馆长。
1931年,学校送比利时黎业斯参展的学生工艺名列世界第三,获金牌奖。
1933年7月1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1932学年度全省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全校23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会考,平均成绩83.04分,列全省29所甲等学校之一。
1939年4月,成立中共县立初中支部,学生党员周梦环任党支部书记。为避免日机空袭,学校曾一度迁至大佛寺授课。
1940年秋,为避免日机空袭,学校迁移到西区梅渚村,借黄大宗祠和庵宇为校舍。
1942年,日寇窜扰过境,由梁以忠负责,发动民夫400多人陆续将全部校具、图书等抢运到天台县万年寺。
1943年3月,学校在天台县万年寺复课。
1944年秋,学校开始招收高中学生。
1945年8月,学校由天台万年寺迁回新昌城内,借俞大宗祠、陈皆福祠和继恩祠上课。
1946年4月22日,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设立高中部的申请,并于5月31日颁布指令,将新昌县立初中改为新昌县立中学。12月,董国梁和俞渭川等赴沪筹募修建校舍经费,共募得3000多万元。12月底,时任县长决定停办校高中部,引起师生共愤。
1947年1月,在师生的强烈抗争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时任县长收回停办学校高中部的成命。
1949年7月9日,新昌县人民政府派金望平为驻校军事代表,接管新昌县立中学。
1950-1990
历尽坎坷是大道
1949年新生后的新昌中学,欣逢政府重视办学与全民支持教育的大好机遇,且有深受各界拥戴的金望平主持校务,一时名师荟萃,学子满堂,新中事业,蒸蒸日上。然自1957年反右始,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延及文革,动乱状态竟至登峰造极。校园纷扰之乱象,良师遭殃之惨状,其时虽去今不远,然史料阙然,难以语焉,更难其详。1977年后,国家开始拨乱反正,社会从此日趋稳定。而新昌中学,则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支持与尽力配合下,有徐缙璋与金望平再次复出长校以恢复校园常规于先,有梁启芳、钱福全、徐汉耀相继主持工作以务实求发展于后,其间,又有潘行美与王正元先后任书记,正确主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昌中学也终于在历尽曲折坎坷之后,进入了一条可以阔步前行的康庄大道。
1953年,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新昌中学”。
1957年5月31日,省教育厅批复同意新昌中学和新昌第一初级中学合并,校名为“新昌中学”。
1959年6月1日,因新昌并入嵊县,嵊县文教局下发关于更换校名的通知:新昌中学改为“浙江省嵊县新昌中学”。
1961年10月,新昌和嵊县两县分开,校名恢复为“浙江省新昌中学”。
1966年8月,学校停课并停止招生,建立红卫兵组织,师生卷入“文化大革命”运动,分别赴全国各地大串联。
1968年,恢复初中招生,学制2年。10月,废除校长负责制,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管理学校。
1969年2月,初中和高中开始春季招生,高中试招由公社推荐的新生,学制2年。
1978年2月,撤销革命委员会制,恢复校长负责制。从秋季开始,初中学制改为3年。
1979年,盛江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1981年4月,学校被列为全省八十所重点中学之一。9月,高二学生中的2个班和全部高一新生开始执行三年制教学计划。
1983年,徐汉耀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积极分子。
1988年,王正元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
1989年9月,商伯逊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1991-2004
开拓创新铸辉煌
从1991年至2004年这14年,是新昌中学创造辉煌业绩的14年。在此前多年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默默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昌中学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流光溢彩的绚丽篇章。其间,张岳明首倡改革,并创设浙江省青少年发明创造学校,竞争氛围初步形成,特色教育开始彰显;陈国阳主持实施在新世纪闪光工程,德育工作名闻遐迩,教学成果丰硕惊人;王力红主持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管理与科研,再攀高峰,教育和教学,频创奇迹,其成果之辉煌,与2000年完成搬迁后的新校园之美丽,融成教育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991年9月3日,绍兴市教委发文表彰新昌中学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及其显著成绩,并“要求全市中小学校向新昌中学学习”。11月29日,浙江省教委同意在新昌中学创设“浙江省青少年创造发明学校”。
1992年4月,学校经省教委推荐,入选为中国名校之一。
1993年1月8日,新昌中学发明协会的学生发明作品“两用柔性栏架”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通过国家部级鉴定。7月,王胜斌获绍兴市高考文科总分第1名。
1994年3月,成立“在新世纪闪光”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并制订“在新世纪闪光”德育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4月,设立新昌中学教育奖励基金会。
1995年2月,学校获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的浙江省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一等奖。7月,时任校长陈国阳因主持实施新昌中学“在新世纪闪光”德育工程而获《半月谈》杂志社颁发的全国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7月,赵少斌获绍兴市高考理科总分第1名、全省第3名。9月,陈国阳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1月9日,学校被浙江省教委命名为首批特色高中之一。
1996年4月,陈国阳获政府特殊津贴。7月,王国春获浙江省高考理科总分第1名。8月,学校开始只招高中新生,不再招收初中新生。
1997年11月,中共新昌中学支部改建为中共新昌中学总支部,时任校长王力红兼任党总支书记。
1998年7月,新昌县委县政府决定迁建新昌中学。浙江赛丽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更生校友捐资在新昌中学设“俞氏奖学金”。
1998年7月,俞彬获绍兴市高考理科总分第1名、全省第7名,张朝林获绍兴市高考理科总分第2名。9月,石世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特级教师,黄林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1月1日,由时任校长王力红主持的“新昌中学劳技教育和创造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成果在杭州通过国家级鉴定。
1999年7月9日,《光明日报》在头版与二版刊登了介绍新昌中学实施创造教育的长篇报道——《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新昌中学,并为学校题词:“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9月21日至24日,由新昌中学承办的全国少创委第三次代表大会在白云山庄召开。11月,由时任校长王力红主持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0年4月29日至5月13日,完成了新昌中学建校以来的第9次搬迁。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贝锋锋获绍兴市高考理科总分第1名、全省第6名,俞尧获绍兴市高考理科总分第3名。8月,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校友捐资在新昌中学设“吕型伟英才奖”。9月,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彪、副董事长李春波捐资在新昌中学设“金波奖学金”。
2001年2月6日,“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被确定为新昌中学校训。6月,王力红被中共浙江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校被浙江省教育厅命名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2年7月,7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00名,其中周怡获绍兴市理科总分第2名、全省第9名。9月,吕吉尔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特级教师。
2003年1月27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校友回访母校新昌中学。2月,学校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7月,5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50名。
2004年4月29日至30日,学校成功承办浙江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6月,高考文科成绩特别突出,其中6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科总分前50名,8人进入前100名,19人进入前200名。9月,黄林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2005-2020
鸿鹄高举向云天
全国文明单位,10名绍兴市文理科高考总分第1名,其中3名为浙江省高考状元,《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相继发表长篇报道……从2005年至2020年,在校长王伟勇的带领下,新昌中学全校师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致力于以“兢兢以强”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营造了一种“求真善美,做幸福人”的浓郁氛围,使新昌中学在其发展史上,进入了如“鸿鹄一再高举”般直冲云天的阶段。
2005年6月,高考获高分人数列全省第一,12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00名,其中吕唐杰与潘曦分别获绍兴市理科总分第1名和第2名;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波捐资在新昌中学设“李春波英才教育奖教金”。9月,黄林获第六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9月24日,成功举办新昌中学建校80周年庆典活动。10月26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10月,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捐资在新昌中学设“陈爱莲科技创新教育奖励基金”。
2006年6月,5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00名,其中寿晨霖获绍兴市文科总分第2名、全省第7名。8月,黄林与董汀丰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特级教师。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校友捐资在新昌中学设“吕志涛院士奖学金”。
2007年3月22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来校调研,并为新昌中学题词:“厚德载物”。6月,9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00名,其中求芝蓉获全省文科总分第1名,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赵倩,按规定加分后居全省理科总分第1名。校长王伟勇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发表《兢兢以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一文,阐释了新昌中学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兢兢以强”所包含的六种意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负重奋进的责任意识;协作共进的团队意识;求真务实的实干意识;改革创新的时代意识;勇立潮头的使命意识。
2008年5月7日,高三学生潘冰心代表新昌全县学生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绍兴站传递活动。6月,9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10名,其中1人进入前10名,3人进入前20名, 6人进入前100名。11月2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来校调研指导,并为新昌中学题词:“创新”。
2009年1月,全国少创委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新昌中学召开。6月,《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周刊》以“王伟勇:发明创造要走‘群众路线’”为题,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新昌中学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10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00名,其中陈昱嘉获全省文科实考总分第1名。9月,俞跃卿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11月25日,校长王伟勇负责申报的课题“中学通用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2月,新昌中学入选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2010年6月,9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实考总分前100名,其中石鑫为绍兴市理科总分第1名、全省第4名,潘舒岚为绍兴市理科总分第2名、全省第12名;在音乐类考生中,张舒文的综合分居全省第一。9月,陈育德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特级教师。10月,学校获北京大学2011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为全省7所入选中学之一,也是绍兴全市惟一一所入选中学。
2011年2月,黄林获政府特殊津贴。5月,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朝杰,在新昌中学分设“陀曼济困奖优基金”与“陀曼科技创新教育奖励金”。6月,王天扬与严汞曼均进入全省高考文科总分前10名,并分别获绍兴市文科总分第1名与第2名,徐梦炜获绍兴市理科总分第3名,李肖韵的语文高考作文获满分60分。11月,学校获清华大学2012年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9月23日,《人民教育》2011年第18期的“特别报道”栏目,发表以“人生理想起步的地方——记浙江省新昌中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题的万字长篇报道,介绍新昌中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经验。10月,学校与德国格哈特霍普特曼一级文理中学签订了交流合作意向书。
2012年2月,校长王伟勇主持完成的“基于创造发明教育的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科研成果,获绍兴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7月,该项成果又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6月,8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00名。6月,王伟勇被中共浙江省委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2013年6月,6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50名,其中马金灵与丁钰分别获绍兴市理科总分第1名与第2名,石冰清获绍兴市文科总分第2名。
2014年6月,除体艺类外,高考考上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的人数,突破500大关,共512人,其中7人进入全省文理科总分前100名,石可可获绍兴市文科总分第1名、全省第2名。10月,学校与德国东荷尔斯泰因职业一级文理中学签订了交流合作意向书。12月,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捐资在新昌中学设“浙江来益奖教金”。
2015年6月,除体艺类外,高考考上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的人数,再破纪录,达520人,其中7人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前100名,葛菁南与傅张轶分别获绍兴市文科总分第1名和第2名,并分别列全省第5名和第10名。7月26日,新昌中学北京校友会在北京成立。11月8日,新昌中学宁波校友会在宁波成立。11月15日,成功举办新昌中学建校90周年庆祝活动。11月,杭州铭师堂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华锋校友捐资设立新昌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新昌中学宁波校友会捐资在新昌中学设“甬心助学金”。12月27日,新昌中学上海校友会在上海成立。
2016年2月,浙江初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赵强捐资在新昌中学设助学金。6月,5人进入全省高考总分前50名,7人进入前100名,其中刘洋获绍兴市高考文科总分第1名、全省第3名。8月,新昌县教体局批准新昌中学与新昌天姥中学组建为“新昌中学教育集团”。9月,黄林获“浙江省十杰教师”称号。
2017年5-6月,新昌中学与美国洛杉矶马尔格斯高中签订建立姊妹校及教育交流协议书,新昌中学教育集团分别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及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签订合作意向书。6月,在浙江省改革高考方案后的首次新高考中,再创佳绩,上一段(重点)录取分数线的人数为512人,上一段(重点)录取线比率,创新昌中学历史新高。12月,在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评比中,由青年数学教师吴裕东任指导教师的学生代表队获中国东部赛区一等奖。7月5日,吕珊雁校友向母校新昌中学捐赠其新昌旧居的全部拆迁款2337930.8元。10月,新增教学楼——“明德楼”建成启用。
2018年3月,黄林入选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名单。6月,高考考上一段(重点)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530人。12月29日,由求伯君、陈天桥、吕建明、梁伟平、吕珊雁等校友共同发起成立的新昌中学校友公益基金会成功注册。
2019年6月,高考总分获690分以上高分者共12人,高分人数在全省610所高中当中,名列第9。6月,分三年实施的校园改造提升工程启动。7月,中共新昌中学总支部改建为中共新昌中学委员会,校长王伟勇兼任党委书记。
2020年,因受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三学生延迟至4月13日返校学习,高一与高二学生延迟至4月20日返校学习,此前两个多月时间,师生均通过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4月17日,潘柳杰校友捐资购书,在新昌中学图书馆设“杨柳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