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手术台上的张大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只是一次碰巧的体检,就让自己躲过了一场无妄之灾。
站在手术台边的杨医生,之前也没有想到,只是一丝不放心的警觉,就避免了一场可能悄悄发生的意外……
一次家门口的体检
6月12日,是县人民医院移动医院下乡义诊的日子。当天,该院胸、上腹肿瘤外科医生杨帆,也随队伍参加了义诊。
义诊现场,市民张大伯的B超检查单,引起了杨帆的注意:脾脏内回声不均匀。他仔细询问了张大伯的外伤史和手术史,均一无所获,杨帆叮嘱张大伯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不放心的他还留下了科室地址、自己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一串十一位的号码
回到家的张大伯,却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是隐约想起自己1天前摘杨梅的时候撞了一下肚子,当时还疼了一阵,后来也就好了。直到2天后他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张大伯儿子得知后,立即翻出杨医生留下的小纸条,拨通了电话。
接到电话时,杨帆才知道张大伯并未及时到医院检查,立刻通过电话作了详细的告知。翌日,张大伯独自来到医院复查B超,结果显示:脾内不规则液性暗区,中央型脾破裂不排除。杨帆立即联系张大伯的家人,准备让其住院,得知他身上没带多少现金,还主动掏出1000元钱借给张大伯,并请护工代为办理。在等待核酸检测时,张大伯的妻子赶到了医院,及时办理了入院手续。
一场分秒必争的治疗
入院后的增强CT检查印证了几天前杨帆的警觉:脾脏破裂,胰尾挫裂伤可能。外伤导致的脾脏破裂,隐匿而凶险,严重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面对张大伯的情况,胸、上腹肿瘤外科主任周建炜立即组织讨论,并为张大伯制定了两种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张大伯夫妻举棋不定,待到女儿赶到医院时,已是下班时分。经过反复沟通,家属一致决定手术治疗。
当晚,胸、上腹肿瘤外科团队立即为张大伯行“脾脏切除术+自体脾移植术。”手术顺利完成,经ICU复苏后,张大伯返回病房,目前病情稳定。一场无妄之灾,就这样在医生们的胆大心细、分秒必争中得以烟消云散。
周建炜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摔跤后或被撞后,当时并未有不适感,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脾脏破裂时的疼痛往往并不剧烈,只是在指压时才会有压痛感,一旦发生出血,很难自行止住。即便是轻微破裂,失血速度较慢,也需及时救治。脾脏破裂合并脾蒂或大血管损伤者死亡率高达70%,切不可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