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交通纵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写在杭绍台铁路东茗隧道贯通之际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风破浪贯东茗
——写在杭绍台铁路东茗隧道贯通之际
杭绍台铁路东茗隧道掌子面施工
杭绍台铁路左于江特大桥
贯通现场
  7月27日11时18分,一声沉闷的炮响破开了坚硬的岩石,掘进机“挥舞长臂”隆隆作响。突然,华东地区最长高铁隧道——杭绍台铁路东茗隧道那头射进一束微光,“东茗隧道贯通了!”现场掌声雷动,欢声四起。

  这束微光划破尘霾,圆了43万新昌人民的日夜翘盼,新昌儿女的高铁梦近了、更近了。为了这一庄严的时刻,从2017年12月28日东茗隧道进洞之日算起,已经走过了近漫长的三年。过去与现在,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背井离乡,为早日贯通隧道挥洒汗水,湿透衣裳;他们磨穿了数不尽的鞋底,那一双双手上,也磨出了层层老茧……

  岁月与欢颜同时印在了这条隧道里,泪水与欢欣写在了奋战者们的脸上。

  3年来,18.226公里的东茗隧道外有道不完的家国情长;

  3年里,18.226公里的东茗隧道里有说不尽的道阻且长;

  ……

  将隧道外的“奔波”与隧道里的“星火”连起来,就是一部披荆斩棘、通往远方的故事;而艰难险阻之上,是全体新昌人民与建设者们的“乘风破浪”。

  【项目名片】

  杭绍台铁路是全国8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也是全国首条民营控股PPP高铁项目,打造了中国铁路建设改革创新的样板。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将填补杭州都市圈与温州、台州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路网空白,对加快温、台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与宁杭高铁、商合杭高铁、以及正在建设的金华至宁波铁路和沪杭城际铁路相连,构成我国沿海高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长三角核心区辐射西南地区的骨干轨道交通线。

  本版文字 黄俊 (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本版图片 由新昌县铁路建设管理中心提供

  汇集全县6成建筑工业用电量

  它承载着43万新昌人民的期盼

  1月23日,正值新旧交替,年味正浓。

  这天,东茗隧道已掘进14982米,离贯通更近了。然而,时光的年轮戛然而止: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新年的欢腾与喜庆。浙江省率先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此时人们放慢了脚步,所有一切都停了下来。

  杭绍台铁路新昌段陷入了数十天的沉寂,每个人都在耐心等待复工复产的到来。

  这些天里,“用电指数”这一词语频繁地出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文件上、领导的桌面上。而杭绍台新昌段用电量占到了全县建筑业用电量的60%,东茗隧道是华东地区最长高铁隧道,几乎95%以上的用电量都集中在东茗隧道里。电力指数能否回升,直接关系到新昌社会经济能否平稳上行。

  2月9日,省发改委发文公布了近期计划复工的省重点项目名单(第一批),杭绍台铁路项目排列第一。而此时,新昌段几乎还处于停滞阶段,除了东茗隧道,还有毛羊岭2号隧道、左于江特大桥等多个工区都有大量湖北籍民工,召回不了。“招人难,难于上青天”。新昌县铁路建设管理中心主任石新春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劳动力会如此紧缺。

  新昌县人民政府县长黄旭荣也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她多次前往杭绍台铁路项目调研督查,了解并帮助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不管如何,你们铁路指挥部和中铁十八局一定要想办法,千方百计去抢人,我们县里全力支持。”

  石新春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他清醒地知道,复工复产的背后,承载着一群又一群人的等待与希望——等待开工、等待机器轰鸣、等待如火的进度恢复如常。

  特殊时期总有家国情怀的人挺身而出

  平凡故事里彰显着他们的果敢与担当

  在新昌县委县政府的牵头和支持下,新昌交通、铁指、公安、人社、疫情防控小组以及中铁十八局集团杭绍台铁路项目经理部等多个部门单位协同配合,收集数据,审批人员,派遣车辆,对接一切可以安全抢人的地方。

  2月中旬,短时间内,新昌汽运公司四趟包车像疾行的队伍,分别先后前往温州苍南、平阳、福建福鼎、江西吉安、陕西渭南接回了300多名工人,用工荒得以短暂缓解。

  用电量像卯了劲儿的发条不断释放张力。3月4日,达到核定基准电量的22.75%;3月9日,达到40.76%;3月11日,上升到58.60%。到3月中旬左右,杭绍台铁路新昌段用电量就恢复如常。

  在这特殊的时刻,总有些有家国情怀的人,舍小家,顾大家。

  张蛟龙,是中铁十八局集团杭绍台铁路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副经理。这个春节,他留守值班。当“交通阻断,地区隔绝”,无人可用时,他主动挑起了防疫与复工的重任。

  此时,苍南、平阳虽说是低风险地区,但温州还处于浙江疫情的重点管控区,风险谁也预料不到,万一呢。接人前,张蛟龙妻子听闻此事,十分担忧,忍不住道出了作为妻子的哀求:“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答应我!不要去好吗?!”“我答应你,我不去。”

  嘴上这么说,事却不这么做。张蛟龙、铁指的吕勇良再加上司机,三人一头扎进苍南、平阳、福建福鼎。点名、查验信息和健康码、测量体温、宣读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近距离接触80多名外地人员,张蛟龙他们没有丝毫的顾虑和惊慌,反而有一种奔赴“前线”的决然,或许这就是被人需要的感觉。他们说:“其他地区若还需要我们接人,我们就去。”

  在这特殊的时刻,总有些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考验着一群干部的聪敏与果敢。

  2月18日,在获得返工批准后,来自四川达州的民工龚基平、吴正荣、向云明等9人踏上了归途旅途。9人自驾两辆车途径陕西、河南、安徽,返回新昌。

  “变故”来了。第二天,经新昌公安部门大数据分析,龚基平、吴正荣、向云明3人“白名单”通不过,也就是“红码”。负责这次工作的新昌铁指和中铁十八局相关负责人以及龚基平、吴正荣、向云明背负着巨大压力。同时,这种不安的情绪慢慢在上千名工人中弥漫开来。

  “明明出发前的‘白名单’核验显示正常,为何到了新昌就出了问题?”面对一双双看过来的眼睛,石新春极为冷静,他的脑海中想了无数可能,甚至做好了最坏打算——“英名尽毁,承担主责”。

  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石新春召集相关负责人组织排查。“你们不要怕,也没有犯错误,所以不要有任何压力。我们是来帮你们的,政府相信你们。”短短的话,让三名工人情绪安稳下来。

  “你想想看,是不是去过湖北、广东等重点防疫区域,与感染者有没有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三个人想了无数画面,回答“没有”。“你再想想看,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有没有接触过印象深刻的人,在哪里停下来休息过,见到什么标志?”石新春等人问得非常仔细,生怕错过某个重要细节。

  同样的问题问向龚基平的时候,突然,他的脑海中蹦出了一个词语:武当山!“我看到了路标上的‘武当山’。”一翻地图,石新春脱口而出:“武当山,湖北十堰。”原来,地图上一段湖北十堰狭长的“犄角”伸入四川与陕西之间,龚基平等人恰好开车从中“擦过”,被大数据“抓到”。事情查清了,不仅还原了9名工人的“清白”,也让上千名工人“安了心”。

  在这特殊时刻,为“贯东茗”冲锋的,还有央企的魄力与担当。

  中铁十八局除了千方百计抢人,还多措并举、不计成本去解决原材料短缺难题,为复工复产争取宝贵时间。他们全体上下加班加点,变“一天两循环”为“两天五循环”抢抓进度,每个乘风破浪的人们都向“贯东茗”全力进军……

  “劳苦奔波”终成“星火”——6月2日,东茗隧道进口至1号斜井段贯通;6月22日,东茗隧道3号斜井至出口段贯通;6月28日,毛羊岭2号隧道贯通……一个个捷报凝为最美的诉说——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三千建设者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三年的艰难困苦都化作“荣光”

  越过三年时空,再看东茗隧道,有如蛟龙卧山,3座斜井就像有力的臂爪,大气磅礴,给整个杭绍台铁路项目增添了厚重的底蕴,也成为浙江交通建设历史长河中值得铭记的片段。

  这么长的隧道,在省内交通建设中从无先例可言,个中艰辛,3000多名建设者们在炎炎夏日与数九寒天中才能知其真味;个中困难,唯有在洞徒两壁、分米必争的漫漫长夜中才能细细品尝。

  3号斜井,1010米,超过了全省大多数单体隧道长度。你想不到是,从3号斜井进入正洞最远的施工掌子面,就有十几分钟的车程。这样的洞,是平均月进240米的缓慢积累。而掘进越深,越是需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闷热与湿潮。

  这里地质极为复杂,凝灰岩、角砾岩、粉砂岩、砂砾岩普遍,还有全国高铁建设首遇的硅藻土层,脆弱的岩质和多样的岩性造成地质不稳,断层与裂隙水多发。中铁十八局集团杭绍台铁路项目经理部副指挥长李孩说,“大面积的硅藻土遇水即化,一根根钢筋打进土里,如泥牛入海,深不见底……”这一切都成为中铁十八局的“拦路虎”。

  张蛟龙说,去年金秋,东茗隧道2号斜井开挖遇上IV级围岩,钻头打进岩壁,裂隙水如瀑布奔涌,在隧道里挂成珠帘,水湍急得谁也不敢近身。数台大功率的水泵发出刺耳的声音,24小时不停地从集水池接力抽水。工人记得,最大日抽水量高达惊人的3万立方米。你不知道的是,这样裂隙水最多可持续数月。

  炎热的天气里,铁一般的工人们身着闷热的雨衣就在水与泥浆的喷涌中紧张施工,湿寒裹挟着每个人的心,他们小心翼翼地掘进,防范着岩石坠落。数十人的队伍轮流交替,你想象不到是,最低每天掘进不到两米,蜗行考验着每个人的耐性。

  外部各种繁杂的问题与施工相交相织。东茗隧道下穿新昌车流量最大的县道新蟠线和上马岭村,下穿深度20余米,岩层是最差的V级围岩。随着炮声临近,震感越来越强,上马岭村百姓开始惊慌失措。一日,村民潘信富和10多名村民代表走进石新春的办公室,道出了他们心中的担忧。由于阻力,工程推进一度陷入僵局。

  疏导的重任落到了当地镇村干部的肩上,他们挨家挨户向村民讲政策、讲道理、讲施工技术的安全性,讲高铁的利好,极力打消村民的疑虑。同时中铁十八局邀请第三方公司对百姓的房屋进行专业评估,以便以后定损。为了减小影响,他们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方式缓慢推进,一天只掘进1米,晚上10点至次日清晨6点就停止施工。一场耐心与细心的“接力”终得百姓的理解与支持。

  ……

  为“贯东茗”乘风破浪的,还有许多“台前幕后”独具匠心的建设者。

  李卫星,中铁十八局集团杭绍台铁路项目经理部一分部副经理,这位在铁路战线扎根四十载的老兵早已过了退休年纪。当重任来临,他毅然告别90多岁的老母、亏欠多年的妻儿。每天以隧道为家,他把炮响作为治疗失眠的良药。在他手下,标准化的施工场地,过硬的安全质量成为他手下数百名工人心头的信仰,工人说:“有老李在,我们就心安。”

  郭金发,中铁十八局集团杭绍台铁路项目经理部二分部二工区副经理,这个春节,为了工作,他将妻儿从老家接到新昌,在简陋的工地过了简单的年。但他所负责的工区却从不简单,在他的团队里,隧道爆破就像一门艺术,洞壁上,几乎是统一大小形状的爆破面,“精美地”宛若“鱼鳞焊”,这群人用过硬的技术诠释着“工匠精神”。

  陈婷婷,是中铁十八局集团杭绍台铁路项目经理部二分部计划经营部的普通员工,也是一名90后“最美妈妈”。虽然不上“前线”,但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后方她是称职的“管家婆”,工程合同管理、对施工班组的验工计价工作在她手里清爽无比,井井有条。她的丈夫同样在他乡参与祖国交通建设,嗷嗷待哺的儿子由家里老人带大。血肉亲情,分隔三地,她心中骄傲着也亏欠着,一年一次的归乡,让那些记忆中的面庞成为她每个夜晚的思念……

  还有,李明耿、王晓辉、柴海成、郝贺……三年来,3000多个响亮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贯东茗所走过的艰难之路上。

  朴实大爱的百姓筑起坚强后盾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乘风破浪贯东茗的路上,必须感恩那些朴实善良、胸怀大爱的人们。

  回山镇双溪村下丹自然村,是九龙山隧道的核心工区,有大约80名湖北民工驻地,也是整个杭绍台铁路新昌段中湖北民工最多的工区。当湖北解封,大量的民工返工时,不免有人避之不及,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而善良的数十户下丹自然村百姓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群一同生活了几年的“朋友”。更有爱心的百姓,关心着隔离区工人的生活状况,还热心地送上一份迟来的“年味”。

  像这样的,还有城南乡的韩妃村,该乡人大主席赵铝云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向村民发通告,交代各种防疫和安全事项,做足了准备工作。同样,韩妃村上千名百姓也毫无顾虑地接纳了又一批湖北民工,这群胸怀大爱的百姓为东茗隧道出口和毛羊岭2号隧道贯通也立下汗马功劳。

  在18.226公里的东茗隧道外,有无数的村镇、道路以及百姓在为“东茗让路”。葫马线、新胡线、新蟠线……一条条与村民日息而伴的道路被运碴车轧得支离破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韩妃村,洞门相望的东茗隧道与毛羊岭1号隧道日均要运出1400立方米的洞碴,工程车要拉50余趟。每年谷雨清明时节,细雨霏霏,泥泞道路与洞内的灰尘弄脏了村民的茶叶,这是当地村民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经济来源,可朴实的人们毫无怨言。

  整个东茗隧道,进口、出口、3座斜井、5个工区8个作业面共涉及五联、韩妃、双溪、里了山多个村庄,数万百姓每天在爆破声中聆听着东茗隧道分米必争的前进,纵然生活的宁静受到干扰,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在迈向高铁的路上,承载着他们、也承载着43万新昌人民的期盼与梦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交通纵横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专版专刊
   第08版:新昌建设
乘风破浪贯东茗
今日新昌交通纵横04乘风破浪贯东茗 2020-07-28 2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