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再岳,又名吕亚成,1918年4月出生于新昌县大明市乡藕岸村。1932年15岁时,便走上谋生之路,到上海美亚绸厂做工。开头半年没有工钱,一天要干长达十几小时的活,只能勉强糊口。三年艺徒,微薄的工资还要打八折。熬到满师,依然一贫如洗,难以为生,受尽了资本家及其工头的压迫和剥削。目睹黑暗社会的现状,吕再岳渴望摆脱苦难,并决心为之斗争到底。
1936年8月,吕再岳参加沪西裕村、益友、宝华、天成、永丰五绸厂罢工。1937年1月,加入三区丝织业工会。同年4月,参加全市绸厂总罢工。“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上海沦为孤岛,工厂停工,吕再岳参加抗日救亡团,开展对群众的抗日宣传动员工作。
1937年10月,吕再岳返回家乡藕岸村。不久,加入乡村救亡协进会,在农民中宣传抗日,并和吕汉清等人组织抗日义务队,打土刀,练拳术。1938年3月,参加县战时政治工作队,致力于抗日宣传工作。是年底,任县自卫大队三中队政训员,通过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讲日本侵华史等对士兵进行抗日宣传教育。
1939年初,吕再岳由竺邦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3月,去浙西天目山参加省政工队训练,3个月后返回新昌。适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影响新昌,根据党的指示,吕再岳撤出政工队。先后在藕岸村、石磁村以小学教师为掩护,开展秘密活动,还曾打入国民党某军兵站第四粮库和王鼎山部队,做搜集情报和争取武装部队抗日工作。
1942年8月,嵊新县委决定由陈力平(陈山)部队收缴藕岸联乡队枪支。吕再岳和吕汉清受命调查联乡队人员枪支情况,并于行动当晚,去王家山迎候部队作向导带路。不料,缴枪未果,吕再岳暴露身份,遂由党决定调往三北根据地参加武装斗争。吕再岳到三北根据地工作后,改名吕亚成。1942年底,任三北总办事处警卫连指导员,参加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1943年初,调任三北自卫总队所属中队指导员。1943年10月,随总队在临山一带活动。在一次战斗中,吕再岳不幸身负重伤,因流血过多而牺性,时年仅25岁。
(本版内容来源:县史志办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