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佶婷
通讯员 冯一颖
2018年10月17日上午,县政协组织60多名委员视察杭台铁路建设。在东茗隧道进口,一辆辆工程洞碴运输车缓缓驶过,钢筋加工场地内热火朝天,委员们凝视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鲜红标语,巡看着一块块工程建设展板,久久不愿离去。
东茗隧道,是整个杭台铁路两大控制性工程节点之一,全长18.2公里,是我省目前交通工程中最长的隧道。凝灰岩、角砾岩、粉砂岩、砂砾岩及全国高铁建设首遇的硅藻土层,极为复杂的地质是横在贯通隧道前的第一个难题。2019年金秋,东茗隧道2号斜井开挖遇上IV级围岩,钻头打进岩壁,裂隙水如瀑布奔涌,在隧道里挂成珠帘。数台大功率的水泵发出刺耳的声音,24小时不停地从集水池接力抽水。工人们记得,最大日抽水量高达惊人的3万立方米。炎热的天气里,工人们身着闷热的雨衣在水与泥浆的喷涌中紧张施工,小心翼翼地掘进,防范着岩石坠落。数十人的队伍轮流交替,最少的时候,一天掘进不到两米,蜗行考验着每个人的耐性。
2020年1月23日,年味正浓,此时的东茗隧道已掘进14982米,离贯通更近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新年的欢腾与喜庆,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杭台铁路新昌段建设也陷入了数十天的沉寂,大量因疫情滞留的工人无法召回,劳动力出现了巨大缺口。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的黄旭荣(现任县委书记)也感到莫大的压力,她多次前往杭台铁路项目现场调研督查,了解并帮助解决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难题。“不管如何,你们铁路指挥部和中铁十八局一定要想办法,千方百计去‘抢人’,我们县里全力支持!”
在县委县政府的牵头和支持下,新昌交通、铁指、公安、人社、疫情防控小组以及中铁十八局集团杭台铁路项目经理部等多个部门单位协同配合,收集数据,审批人员,派遣车辆,对接一切可以安全“抢人”的地方。短时间内,县汽运公司四趟包车先后前往温州苍南、福建福鼎、江西吉安、陕西渭南等地接回300多名工人,“用工荒”得以短暂缓解。机器轰鸣,电力指数回升,建设者们乘风破浪地朝着“贯东茗”冲刺。
(下转2版) (上接1版)
2020年7月27日11时18分,一声沉闷的炮响破开了坚硬的岩石,华东地区最长高铁隧道——杭台铁路东茗隧道那头射进一束微光。
这束光,穿越了3年时空,照亮了3000名建设者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征途,也圆了43万新昌人民的翘首期盼的高铁梦。3年,18.2公里的东茗隧道外有道不完的家国情长;3年,18.2公里的东茗隧道里有说不尽的道阻且长。
新昌儿女的高铁梦近了,更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