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婉晶
有这么一群人,不在疫情防控一线,但24小时待命;不直接面对群众,一举一动却关乎疫情防控大局。如果说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这群人就是防疫战线上的数据“侦查兵”,经由他们核查落实的每一条信息,都是重要的“战斗情报”。他们,就是疫情数据信息核查员。
“您好!这里是七星街道疫情防控办,请问您近期去过疫区吗?几号返回新昌?现居何处?”时间已近午夜,七星街道疫情防控办公室内仍然灯火通明,信息核查员阮昕怡对照协查表格,逐个拨打电话,不时在键盘上敲下一串串字符。自2021年1月到岗报到以来,她就被分配到信息核查岗,开始一年多“昼伏夜出”的工作。由于省市两级随时可能下发核查指令,决定着这个岗位24小时待命的特殊性。
阮昕怡通常在下午四点半左右到岗,逐条处理指令,挨个拨打电话核查信息,分门别类汇总成表格。需要进行隔离管控的,及时将人员信息流转至负责人员处;暂时联系不上的,单列出来待上报处理;按照目前政策无需管控的,形成表格,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随时“回头看”。近期国内多地出现疫情,需要核查的外省(市)来新人员信息也相应增加,多的时候可能一天有近千条指令要处理。太忙的时候,阮昕怡会提前到中午12点左右上岗,和同事协力处理指令,下班时,往往已看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我这份工作不一般,因为和一般人有时差。”阮昕怡笑着打趣。
每天核查几百上千条信息,对应的就是几百上千个待拨打的电话,再加上不时呼入的询问疫情防控政策的电话,阮昕怡一天要处理的电话可能比普通人一年打的电话都要多:“我有轻微的‘社恐’,硬是被这个工作练出来了,流利接打电话已经成为职业本能。”有人拒接陌生电话、有人把核查人员当成骗子、有人不满在睡梦中被打扰、有人拒绝透露个人信息……面对压力、误解、委屈、刁难,阮昕怡也曾有难过,也曾有气馁,但是责任感让她坚持了下来,继续拨通下一个电话,耐心温和地解释来电意图,记录下一条条相关人员的轨迹信息。因为她知道,信息核查是做好人员管控工作的前置条件,只有早点完成核查,才能早一步跑赢疫情,占得先机,为街道联防联控、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
尽管工作忙碌,但是阮昕怡还是会利用每周一天的休息日,回家陪伴妈妈。每周日凌晨一两点钟,结束一周的工作,驱车回到家是她最放松的时刻。去年某个周日,妈妈需要去杭州做术后复查,偏偏那个周六需要处理的指令特别多,阮昕怡一直忙到周日凌晨三点多,随后带妈妈坐上四点多赴杭州的车,前往医院。忙了一天,周日下午五点,她又返岗处理工作。“忙的时候、累的时候,想到家里有盏灯在等我,心里就很温暖。和我一样坚守岗位的信息核查员们,努力工作也是为了疫情早日结束,更多的人能够回到正常生活中,享受家庭的温暖。也希望大家在接到疫情防控排查来电的时候,给我们多些信赖、多些理解,有了大家的配合,才能更快更好打赢这场‘阻击战’。”阮昕怡说。
作为疫情防控的“急先锋”,在我县各乡镇(街道),像阮昕怡这样默默坚守、奉献的信息核查员还有很多。他们没白没黑时刻坚守在岗位上,哪怕手机发烫了、嗓子喊哑了、血压升高了,仍不间断地开展数据核查,尽全力做好重点人员追踪核查落地等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用责任与担当、智慧与汗水,密织起一张令百姓放心的安全网。